神明也會看病開藥?陽明大學藥籤展即日起校內藝文中心登場

上報生活圈    2019年03月21日 11:00:00
「心誠則靈?台灣藥籤與醫療文化展」現場(國立陽明大學提供)

為讓師生瞭解台灣早期醫療文化,陽明大學藝文中心20日起化身為一間寺廟,在學術殿堂內擺起「藥籤」求神問卜,透過體驗傳統民俗療術,讓師生反思宗教信仰與醫療科學等議題。

 

由陽明大學與「病態美學」合辦的「心誠則靈?台灣藥籤與醫療文化展」將連續一個月在陽明大學藝空間展出。這次展覽以台灣廟宇中的藥籤文化為主題,校方特別從台南的大觀音亭暨祀典興濟宮,商借真實的藥籤與處方,並由衛生福利部新營醫院的中醫師陳柏勳、「病態美學」策展人中國醫藥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案助理教授黃意淳共同策劃「解籤」。

 

現場展示的藥籤(國立陽明大學提供)

 

在醫療科學還不發達的時代,藥籤是民間頗為流行的民俗療術,透過向廟宇求籤來獲得神明的處方,同時也獲得心靈上的慰藉。就跟醫院看病分科一樣,傳統寺廟也會將藥籤分為「大人科」、「小兒科」,有時候還會進一步再分出「男科」、「婦人科」,甚至還有「眼科」與「外科」。

 

例如因為媽祖是海神,海邊風沙大容易眼睛不舒服,所以早期有「眼科看媽祖,內科看保生大帝」的說法。陳柏勳表示,除了媽祖與保生大帝外,包含神農大帝、五府王爺、中壇元帥、關聖帝君、觀音佛祖、恩主公都可求藥籤。他說,藥籤的處方組成簡單,劑量輕,配合虔誠信仰,民眾通常會感覺有「療效」。

 

「心誠則靈?台灣藥籤與醫療文化展」現場(國立陽明大學提供)

 

陽明大學藝文中心主任黃桂瑩表示,雖然藥籤在現代已少被採用,但在過往醫療資源匱乏的時代,藥籤是一種非常「生活化的醫療策略」。她說,透過擲筊求藥籤的方式,病患能充分表達病情感受,在求神、取藥的人際網絡中獲得醫療以外的心理支持,與現代醫療中以醫護主導有很大差異。

 

黃桂瑩又說,期望透過這樣的展覽,讓學生反思醫病關係不單單只有冰冷的數據、處方,還要多一份關心與溝通。除了靜態展示,現場也備有「病態美學」版的娛樂藥籤可供抽取,針對失戀、落枕、更年期等日常常見不適對症下藥,讓人莞爾一笑,也實際體會求神問卜的過程。

 

陽明大學藝文中心主任黃桂瑩(國立陽明大學提供)

 

台灣的宮廟文化正逐漸跟年輕一代的生活經驗脫節,藥籤正是其中一環,八、九年級生幾乎不知道什麼是藥籤,黃桂瑩也說,這次展覽與寺廟、中藥房合作,能讓年輕的學生認識台灣在地文化,也替珍貴的台灣醫學史料保存盡一份心力。

 

 

心誠則靈?台灣藥籤與醫療文化展
展覽日期:2019/3/20(三)- 2019/4/19(五)
展覽時間:週一至週五10:00-18:30(會依展覽性質有所調整)
展覽地點:陽明大學藝文中心(台北市北投區立農街二段155號)
連絡電話:(02)2826-7000 (分機5391)

 

看更多《上報生活圈》文章

 

 

藝文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藝文新聞資訊

請聯繫上報藝文記者 → 黃衍方 william_huang@upmedia.mg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