攤開關於海南雞飯的歷史,最早源自於海南島,19世紀末傳入馬來半島,約西元 1936 年出現在新加坡,接著成為新加坡代表美食而享譽國際。流行至台灣後,海南雞飯的名店屈指可數,而鄰近的日本更是在初上陸後的20年間,依舊屬於罕見的異國料理。
然而,有家在東京開設四家連鎖店舖,必刊載於東京推薦海南雞飯的「シンガポール張記海南鶏飯」,不僅多年來屹立不搖,來自台灣的店主,更隨著微風南山 的開幕,將此道美味帶回台北!
位於微風南山 B2 美食街的「張記 海南鶏飯」,由幼時跟著牧師父親成長於馬來西亞,接著回台在華國飯店、芝麻大酒店等飯店擔任廚師的張維正創立。
「16 歲當上廚師,後來因為日本薪水比較高,22 歲就去了日本」。已在日本居住 36 年的張維正,憑藉著深厚手藝,於日本多次受新加坡、台灣大使館之邀協辦宴會料理。同時也因為是新加坡知名醬料「百勝廚」、「莊記」的總代理,因此所烹調出的海南鶏飯,風味正統又美味,深受顧客歡迎。
「張記 海南鶏飯」對於肉、飯、醬三大主角,皆各有講究與堅持。在台所使用的雞肉分為土雞與肉雞,土雞必須當天處理完後就當天賣完,保留其鮮嫩卻又不失Q彈的肉質;而肉雞則必須經過一夜的靜置,使肉質軟嫩卻不爛。兩者皆必須經過冷、熱水交替浸泡後,才得以獲得兼具滑嫩的口感。
鶏飯則以泰國香米,再加入班蘭葉、南薑、香茅等香料煮熟,最後再混入雞汁而成,米飯香卻不油膩。若要提講究之處,醬料可說是「張記 海南鶏飯」最能展現正統風味之處。
張維正以人生三味為3種醬料做出完美詮釋,代表著人生苦味的「黃醬料」,以薑與薑黃等製成,能提出雞肉的鮮甜;而「橘紅醬」則意味著人生酸甜,以金桔檸檬、土鳳梨等混調,酸甜開胃;最後一款黑不見底的黑醬油,則是進口自新加坡的獨特風味,擁有深層的甜、鹹風味。
推薦吃法是嘗試各種不同風味後,再一次依序沾上黃、紅、黑醬料混合品嘗,多層次的風味為滑嫩雞肉帶來美味。若要品嚐肉、飯、醬合而為一的經典滋味,『海南土雞飯定食』是最佳選擇!
由東京展開餐飲版圖的「張記 海南鶏飯」,為了迎合日本人喜愛炸雞料理的喜好,特別獨創出一道『海南雞飯 炸雞定食』。將雞肉裹以炸雞粉分兩次油炸,並以新加坡知名的莊記醬油、生辣椒、蝦油等調和出獨家的「淋雞醬油」,為炸雞版的海南雞肉開拓出別緻新風貌。
另外提到新加坡知名料理,當然不能忘了肉骨茶和海鮮叻沙麵。『肉骨茶飯定食』的排骨,選用一隻豬僅有3公斤左右的肩排,先煮滾後再靜置浸泡一晚,使肉質不因一直煮滾而老掉。
湯頭則以白胡椒、蒜頭等藥包熬煮,大量的蒜頭讓湯頭風味酸香濃厚,但又因白胡椒而顯得清香。微微的辛香湯頭讓泡入後的油條更顯美味,而排骨則是輕輕用筷子一剝就分離,軟嫩又入味。
另一道『海鮮叻沙麵』則是由世界第一的泡麵—「百勝廚」所供應的湯底,再混入品質穩定的椰子粉,以及介於義大利生麵與台灣油麵口感的中華麵條。
濃厚的蝦湯香氣不疾不徐地緩緩飄入鼻內,帶有些許微辣的純正湯頭濃郁而不油膩。麵條則即使浸泡湯底一段時間,口感仍顯得Q彈滑順,想要在寒冷天氣裡溫飽一餐,這道是最佳選擇。
看更多《上報生活圈》文章
美食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美食新聞資訊,請聯繫上報生活記者
吳文元 chloe_wu@upmedia.mg
施縈縈 yinyin@upmedia.mg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