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全糖市」肥胖問題!國泰台南健康園區翻新升級 整合健檢與產後服務

邱家琳    2023年10月17日 19:00:00
國泰台南健康園區的空間全面翻新。(邱家琳攝)

根據體育署 2020 年的調查顯示,台南的肥胖人口比例高達 39.1%,相當於每 10 個台南人就有 4 個人過重,是六都最胖的城市。預防醫學的角色就變得很重要,在台南深耕近 10 年的國泰健康管理,此次新增醫療級消毒燈具、運動心電圖、 OCT 眼底攝影等專業設備,同時也整合健檢事業與產後護理服務,並翻新改造空間,規劃全新升級的「國泰台南健康園區」。

 

「國泰台南健康園區」將結合體適能運動醫學概念,延伸健檢與產後的照護服務,守護不同人生階段的健康,同時也提供「有醫問」線上服務,不出門也能知身體大小事。健檢完飢腸轆轆怎麼辦?園區內更推出與台南和逸飯店合作的節令湯品,融合廚師與營養師的專業訴求,帶來五星級的暖心暖胃選擇。

 

 

健檢空間營造舒適明亮的氛圍,避免民眾檢查前過於緊張、血壓飆高。(邱家琳攝)

 

嬰兒室設有視訊鏡頭,可透過手機 APP 24 小時查看寶寶狀況。(邱家琳攝)

 

國泰健康管理董事長張清櫆表示,國泰健康管理於 2014 年進駐台南,健檢中心至今服務超過 6.5 萬人次,平均年齡落在 30 至 45 歲之間,產後護理之家照護超過 3 千名新生兒。近年來,大家對健康照護的觀念越來越重視,單一照護已無法滿足民眾需求,因此決定打造「國泰台南健康園區」,整合健康檢查、產後護理等兩大事業,照護嬰幼兒、長者與所有民眾的健康。

 

國泰健康管理董事長張清櫆。(邱家琳攝)

 

 

健檢助民眾及早找出疾病徵兆

 

青壯年族群在工作生活壓力大、缺乏運動,加上飲食不均的情形下,很容易忽視身體所累積的慢性病症,尤以代謝症候群居多。但無論哪個年齡階段,都可以透過健康檢查掌握自己的健康指數,並且養成正確飲食與規律運動的習慣,才能為身體健康打下穩固的基礎。

 

「大家對癌症都很熟悉,卻對心血管疾病疏於預防。」國泰功醫診所院長陳皇光指出,心血管疾病是最難預防的,大家平常會留意不吃糖,卻吃很多很甜的水果。他近來也特別留意女性的健康議題,停經後的婦女肌肉量常大幅衰減,不少女性同胞體重輕但體脂肪過高,這些都是缺乏運動造成的。

 

 

國泰功醫診所院長陳皇光。(國泰台南健康園區提供)

 

全新醫療級消毒燈具,不像紫外線燈照久了會有異味。(邱家琳攝)

 

執業超過 30 年、專攻健檢項目的陳皇光也強調,預防醫學有三階段,看病與積極治療是第三階段,也是最不得已的狀態;第二階段是健康檢查,幫助大家在早期找出疾病徵兆。若可以的話,希望引導民眾到第一階段,戒除不良習慣,調整飲食、培養運動習慣,進而改善體態。

 

 

千位媽咪信賴 產前產後極致呵護

 

根據台南市政府主計處資料顯示,近 10 年台南誕生超過 11 萬個寶寶,其中有超過 3 千名新生兒是由國泰產後護理之家照護,幾乎每天都有一位新生兒住進國泰台南產後護理之家。值得一提的是,辣媽 Linda 連生四胎都選擇在國泰台南產後護理之家坐月子,可見服務面面俱到、相當貼心。

 

台南有超過 3 千名新生兒是由國泰產後護理之家照護。(邱家琳攝)

 

辣媽 Linda 連生四胎都選擇在國泰台南產後護理之家坐月子。(邱家琳攝)

 

國泰台南產後護理之家升級為「國泰台南健康園區」後,除了原有的三師巡房外,也增加特色中醫巡診服務,提供媽咪們更多元的產後調理選擇,還提供回診接送、衣物送洗等加值服務。體態的修護保養也是產後媽咪關注的議題,入住期間不只有豐富課程,也將營養諮詢服務延伸至孕期、產後與返家後,讓媽咪擁有完整的飲食建議,補充各階段所需的不同養分。

 

為了提供產後媽咪更舒適愜意的住宿體驗,在整體空間的規劃中,依照不同房型新增電動床與按摩椅設備,同時也打造更友善的大寶遊戲空間,設有多種趣味、益智玩具與 Switch 遊戲機,讓大人小孩都可以在裡面盡情徜徉,享受自在的休憩玩樂時光。

 

 

產後媽咪的住宿空間。(國泰台南健康園區提供)

 

大寶遊戲空間。(國泰台南健康園區提供)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