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關蒂的按鈕盒》之推薦序)
從許多角度來看,史蒂芬.金與理查.齊斯馬合著的《關蒂的按鈕盒》都是本頗為有趣的作品。
這本在兩人之間來回進行,雙方均能自由修改彼此撰寫內容的小說,選擇以金筆下最為知名的虛構城鎮「城堡岩」作為故事背景,使這本作品成為自一九九一年出版,號稱「城堡岩系列完結篇」的《必需品專賣店》後,首本以這個美國緬因州小鎮作為故事主要背景的著作,對於金的書迷來說,自然是本書非讀不可的一大原因。
而從內容來看,《關蒂的按鈕盒》也延續了金長期關注女性議題的特色,就某些程度而言,甚至還可以讓人當成是金那大名鼎鼎的處女作《魔女嘉莉》的另一種變形版本來讀,無論是事件安排,抑或故事高潮的轉折點,都具有不少可供對照之處,甚至就連《關蒂的按鈕盒》書中故事開始年份的一九七四年,也與《魔女嘉莉》一書推出的年份相同。
但有趣的是,以上所說的部分,其實在閱讀過程中並沒有那麼容易發現,而會這樣的最大原因,則與這兩本作品的主角個性及家庭環境有著密切關聯。
雖然表面上並不相同,但從兩本書的故事前提來看,邁入青春期的嘉莉與關蒂,均同樣隱藏著稍加失控便可能會帶來驚人災難的神祕力量,而兩人的校園生活也同樣並不順遂,時常受人欺負。不過,比起個性被動、長年受到母親精神虐待的嘉莉來說,家庭狀況正常許多的關蒂,於個性方面也明顯更加主動,從故事開頭便展露出努力想改變自己的渴望。而在其後的發展裡,這樣的環境與個性差異,也讓這兩名角色的命運起了越來越大的差距,就算兩者遇到了類似困境,卻也選擇了不同的應對之道,就連看待自己神祕力量的方式,也可說是幾乎採用了全然兩極的角度。
這種隱約相似,卻又明顯不同的情形,使《魔女嘉莉》與《關蒂的按鈕盒》就像是陰與陽般的存在,讓人既能從社會觀點的角度比較,也能從中看見因為創作年代不同,進而展現出的不同議題切角。
當然,更棒的是,在閱讀《關蒂的按鈕盒》時,你大可把以上提及的部份全都置之不理,只是單純地享受這本書所能帶給你的閱讀樂趣。就算沒讀過《魔女嘉莉》,也不是金的書迷,《關蒂的按鈕盒》也仍是一本具有懸念,點子讓人聯想起科幻驚悚小說大師理察.麥特森經典短篇〈百萬殺人實驗〉的小說,更是一本充滿濃烈往日情懷,描繪了成長階段中那些苦澀與甜美片段相互交織的動人小品。
在閒暇時光中,你所需要的,無非就是像《關蒂的按鈕盒》這樣的一本小說了。
上報生活頻道特約作者 出前一廷
曾獲某文學獎,譯有某些小說,並曾撰寫多篇小說之導讀與解說類文章,認為下雨天最好的去處是電影院,或乾脆在家看片,配上熱騰騰的泡麵,故以此為名。
看更多《上報生活圈》文章
【延伸閱讀】
新書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書籍新聞資訊
請聯繫: 上報生活中心 → lifenews@upmedia.mg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