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機疲勞駕駛、護理師身心俱疲、幼教老師一打多、空服員未休滿時數就要值勤,「過勞」的危機蔓延在整個社會裡。
2016 年一篇推特文章席捲網路世界,內容敘述一名工作者在連續加班的夜晚萌生了「從月台躍下就不用再去上班」的痛苦心境,高度共感的內容火速引爆網路世界,創下 30 萬次轉貼與逾 3 千萬次的閱覽數,該推文後續由出版社成書,並推出中文版《雖然痛苦到想死,卻無法辭職的理由》,首刷贈送的「辭呈組」掀起一陣網友熱議。
究竟,讓人想辭職卻不能辭職的理由是什麼?為什麼都痛苦到要死了,工作者卻還選擇留下來?本書從漫畫案例到專業醫生說明,帶你了解其實只要自己一個「轉念」,就有從地獄職場裡「重生」的機會!
《雖然痛苦到想死,卻無法辭職的理由》作者汐街可奈原是一位在廣告公司上班的平面設計師,她在推特分享自己因為血汗企業的關係陷入憂鬱,差點過勞自殺的親身經歷,在出版社的規劃下結合日本權威的精神科醫生監修,出版了這本近乎是過勞現場剖析的作品。
書中講述多個過勞工作者會產生的「思考誤區」,這些誤區小則影響工作心情、大則影響身心健康。像是「過勞是看不見的刀子」、「壓力會讓人失去視野」、「不要參加不幸比賽」、「自己的方向盤自己掌握」等觀念,都是身在痛苦谷底的人不會發現的「重生觀念」。
知名職場作家黃大米表示,本書作者用漫畫告訴你為什麼會「痛苦卻不辭職」,因為你怕別人的眼光、因為你不敢跟家人說我沒工作、因為你不想再重頭找工作,因為你存款不夠,好多「因為」讓你硬撐著,無聲無息一步一步毀掉你的精神狀態,但你卻沒想到自己早就撐不住了。在公司我們是隨時可被取代的,但在家人的心中我們都是唯一,上班是為了過好生活,而不是尋死啊!請不要再折磨自己,雖然痛苦到想死,卻無法辭職的理由,其實不存在!
在試讀統計裡,「幼稚園老師」與「心理諮商師」等看似在輔導他人的職業,反而是承受壓力過大的一群,身為幼教老師的讀者認為最應該讀《雖然痛苦到想死,卻無法辭職的理由》的人,反而是處處認為「我還可以,我沒有要放棄」的人,與其把堅強的自己消磨到最後一刻,不如在還可以思考的時候,替自己找到健康的出路「畢竟一間公司裡最重要的不是業績、不是人情,是你自己!」
本書最大特色,便是從當事人的觀點生動地描繪出「為什麼明明這麼想,卻逃不了」的原因。讓和過勞與憂鬱症無緣的一般人也能明確地了解「為什麼在那種狀態下無法辭職」。而處於危險工作環境或身心瀕臨崩潰的人,也能夠從更客觀的角度看待自身,獲得離開死循環的契機。書中觀念除了幫助自己,也可幫助身邊有相同情況的家人、朋友。
本書與知名人氣Youtuber「Iku老師」合作,從台灣跟日本職場的相似處,來看蔓延整個亞洲的「過勞問題」。
看更多《上報生活圈》文章
新書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書籍新聞資訊
請聯繫: 上報生活中心 → lifenews@upmedia.mg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