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有一段時間政府嚴禁官員上酒家,所以許多政府單位成立招待所,從外面找女人、外燴進來招待客人。我在東雲閣負責外燴時,有次到長安西路彰化銀行招待所出外燴,正逢高雄青果合作社理事主席─吳振瑞宴客,他稱讚料理好吃,問了在招待所當服務員的阿蘭桑,這料理從哪裡來的?阿蘭桑告訴吳主席,是東雲閣阿興師料理的。
阿蘭桑以前在華泉當過女中,和我熟識,她和吳振瑞的交情非比尋常,在她的推薦下,吳主席遂邀請我到北投,在青果合作社新開的俱樂部─百樂匯工作。那時的我有點遲疑,請住在北投的好友莊萬得幫我看看,原來百樂匯的規模比北投的名店「別有天」更大。
後來到了百樂匯工作,談薪資比照東雲閣妙師,一個月兩千二百元,發薪時才發現竟發給我兩千五!接下來連招待所裡頭,由退輔會經營的榮冠可樂、啤酒的空瓶福利都算我的,一個月賣下來還多賺了兩、三千元,等於我月入五千元,放眼北投我算賺錢相當不得了的!
青果社招待所的股東大多是外貿會(行政院外匯貿易審議委員會)裡有來頭的人,那時外貿會用香蕉幫政府賺了很多錢,當時擔任外貿會香蕉外銷審議小組執行秘書的譚○佐、船商蕭百宗、高雄青果社總務主任蔡○山⋯⋯都是青果社招待所的股東,他們彼此之間的關係很好。
百樂匯飯店主要招待到臺灣來的日本人,但臺灣人也不少。省政府合管處(臺灣省合作事業管理處)負責管轄金融界各家銀行、合作社,合管處第四課課長叫徐○一,他與吳振瑞的關係良好,受託管理百樂匯。百樂匯雖然有官方背景,但收入都是徐○一的,連地也是徐○一太太拿出來蓋的,吳振瑞只是掛名而已。
徐課長對我非常好,當時青果合作社預計在臺灣各地開飯店,臺北六條通的五洲宵夜店、高雄第一飯店,都是青果社的相關機構,不過自從發生蕉蟲案(高雄青果社舞弊案)之後,飯店拓點計畫便停了。
那時百樂匯、五洲宵夜店、高雄第一飯店的餐廳都由我管理、安排主廚,並和徐○一共同參與設計。這幾間店的餐廳都由我一手規劃,過去服務生賺小費、無月薪,而師傅領月薪、無小費,所以我把服務生小費的四分之一撥給廚房,就是由我設計的。
但最重要的是,我開始著手改良以前酒家的菜色,使它符合時代的需求。像是日本料理當中的生魚片,我待在北投百樂匯時就曾改良過。當時廚房人少,所以生魚片、烏魚子總是先切個幾十盤冷藏備用,客人一到就能快速出菜。
如果客人不吃的話,再把菜做熱炒或做冷盤;而生魚片也改用比較有油脂的旗魚,客人都很喜歡。到後來我的徒弟們到別的餐廳工作,也一樣會利用日本料理的概念去改良料理。
五洲宵夜店做的是清粥小菜,跟早期「青葉餐廳」類似。從下午開始營業,一天供應四餐,主要是把料理改良,將「大菜變小菜」,兼顧特色、速度、成本、市場接受度,還考量到菜色的營養,這些是師傅的基本責任,照顧周全了,餐廳生意自然好。
當時我一人管理那麼多間店,非常忙碌,高雄第一飯店開業前平均一個月往返北高三、四趟,公司若需要我開會,打通電話到店裡,我就隨時準備南下開會,要去高雄洽公的話就搭飛機,機票由公司買單,我頭一次搭飛機就是為了去高雄第一飯店。
因為實在太忙碌,所以我把百樂匯的主事權交給白正爐,人稱阿火師,他就像是我的大徒弟一樣,後來我到來來飯店工作,便請他去站頭砧。
百樂匯算是青果社成立的半官方機構,性交易雖不合法,但在北投風化區是被默許的,所以也提供相關服務。百樂匯一開始是為了招待來臺的日本人,尤其是和臺灣有香蕉業務來往的日本商人、考察團。他們來臺灣必定是住在百樂匯,且會享用餐點。
我也經由吳振瑞介紹和兩位主要進口臺灣香蕉的大商人認識,他們對我很好,每次來臺灣都送我禮物,包括漂亮的女用鏡子、孩子的衣服和毛巾,那毛巾還用白紙包著!我收到覺得奇怪,吳主席才解釋這是日本人的文化、禮數,要我別想太多,也解釋給他們聽,在臺灣是喪事才見白。除了日本人外,還有來臺的美軍。
當時百樂匯要到傍晚才陸續有客人上門,下午空班時幾乎沒客人,需要有人幫忙拓展業務,我把想法告訴阿蘭桑,阿蘭桑後來找了陳桑、蘭蔻一起合作。陳桑蘭蔻夫婦倆原來都是英語老師,但妻子蘭蔻以前在酒家工作過,相當熟悉臺北的飯店生態。
越戰時,南京飯店、第一飯店都有許多前來住宿並要找「貓仔」的尋芳客或美軍。陳桑、蘭蔻就介紹這些客人坐計程車到北投百樂匯找女人玩樂,再抽些小費給計程車司機。當時因為越戰的關係,許多人陸續開始做起這種仲介生意,分抽利潤。
以前美金兌臺幣是一比四十,對拿美金的客人來說,找女人玩樂是很便宜的,所以中山北路一帶開了很多酒店、沙龍,就連北投也有很多「貓仔間」(妓女戶),不過貓仔間是不喝酒的,百樂匯則是有吃、喝、玩、樂,還有住宿。
北投在日本時代就是出了名的風化區,主要的經營形態都是旅社,一九五○年代,北投旅社大約有七、八十間,有的改過名字,像華南飯店以前叫金馬,萬祥以前叫碧瑤。
光明路上有許多知名旅社,從坡底一路往上算過去:首先是華泉,接著是金礦園(後來改為「北投飯店」)、來來莊、常新(原來是「新薈芳」)、嘉賓閣、沂水園、金都、鞠水園、美華、新生莊,後於坡路尾另建「新生莊別館」。
至於光明路上方都是年代較久的傳統老旅社,例如:吟松閣、南國,有的是日本時期就已經存在的了,如果要把這些老旅社的歷史交代清楚,是寫也寫不完的。
一九六八年百樂匯成立後,因為有資本雄厚的青果合作社作為後盾,又有日本觀光客等客源,所以走的是飯店路線,房間的數量多,共三十多間,有和式房、一般客房,可容納一、兩桌酒席的特別房,還有可辦二十多桌的宴會廳。
百樂匯在料理方面,主要供應的是辦桌和團體合菜,少數是散菜,菜色方面以火鍋跟四熱炒為主,當時只要訂個半席就可以免去房費,所以客人幾乎都是訂半席居多。
但到百樂匯的美軍以尋芳為主,只有少數才會點餐,他們多半喜歡吃酸甜口味,如糖醋排骨的餐點,而且不吃帶骨的。在青果社底下的招待所中,百樂匯因為在北投風化區所以容許性交易存在,從成立的時候就有女人了,也有色情表演,但是五洲宵夜店、高雄第一飯店就沒有這樣的服務。( 七零年代北投就有「酒店」 除了陪酒還有情色表演可看 )
日本人來臺灣觀光,像這樣的服務通常由旅行社安排,從消費高的北部一路玩到中、南部,形成一套觀光、性交易的遊覽路線。在北投消費是以小時計,客人可以在百樂匯裡面吃飯、喝酒,從外面叫女人進來陪酒,如果要從事性交易,就再加錢另開房間。
雖然這是非法的,但是飯店都和派出所講好了,當警備總部要取締的時候,管區會先來通知,所以才說管區的警察到北投來任職幾年,就變有錢人。
一九三六年出生於北投,曾在臺灣知名酒樓蓬萊閣學習廚藝,之後又在東雲閣、北投文華莊、來來飯店、臺中晶華飯店、康熙苑等知名餐廳擔任主廚,之後更協助創立臺菜餐飲業職業工會、美食展,並指導山海樓手工台菜餐廳重現知名臺灣手路菜,對於保留、發揚臺灣料理文化卓有貢獻。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博士,研究領域為清代臺灣史、臺灣飲食史。擅長透過清末到日治時期臺灣的史料,以及相關口述資料,建構臺灣料理的歷史紀錄、推廣臺灣飲食文化。現任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兼副所長。
看更多《上報生活圈》文章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