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失眠不同於中青年的失眠特點,在病因和發病機制方面與精神因素關係不大,不像中青年那樣主要由精神負擔沉重、工作家庭壓力過大所致,也不像嬰幼兒由於身體發育而需要較多的睡眠,老年人失眠主要是與身體功能的衰老、大腦皮層改變和疾病有關。一般來說,隨著年齡的增長對睡眠時間的需求會相對減少,所以老年人的睡眠時間比一般人少,這是由大腦某一階段時的結構特點決定的。
另外,老年人的睡眠相位會前移,是一種睡眠相位異常。所謂「睡眠相位前移」,也就是吃完晚餐七、八點就開始打瞌睡了,天還沒亮就醒來,生理時鐘是整個往前移的。老年睡眠的第二個特徵是第二和第三期,尤其是第三期的熟睡期時間會減少,相對淺睡期就會增加;快速動眼期的比例也會有變化。第三是睡眠結構相對會比較不完整,睡眠品質會比年輕人更差。
老年人的睡眠相位前移,可用光照治療的方式來改善。如果老人家吃完晚餐就開始打瞌睡,這時可以在入夜後加強光照,例如冬天五點半天黑,可能七點就想睡了,如果連續照一個半小時到七點,可能八、九點才會想睡,就可以將生理時鐘往後移。但如同第四章提到光在生理時鐘的路徑比較慢,所以光照治療不是照一次就會有效果,而是需要一陣子,所以需要處方,有些人需要照兩個禮拜甚至好幾個月。
除了光照治療外,另外也可以搭配行為治療。許多老年人習慣在早上運動,建議睡眠相位前移的老年人,在傍晚時最好再運動一次,也可以泡熱水澡,讓身體的代謝率加速、核心體溫上升,如此睡眠的時間就會往後移。
因為老年人合併基礎疾病比較多,若伴有身體某些部位不適時,建議老年失眠患者最好應先到醫院進行相關檢查,了解病因再來尋找解決方法。例如心臟病、腎病、肺病、腦血管病、高血壓、潰瘍病、關節病、睡眠呼吸中止、甲狀腺功能亢進等疾病,都可能引起夜間失眠。若失眠是因疾病所造成,醫師會針對其疾病進行治療;若失眠是由心理因素所引起,則建議患者放鬆心情,調節心態,必要時前往精神科進行心理諮詢。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由於疾病較多、服用的藥物也較多,需要排除藥物引起的失眠因素。
*本文摘自《一級睡眠術:睡眠權威親自傳授的好眠祕訣》,三民出版。
江秉穎
•臺灣第一位至美國史丹佛大學睡眠醫學中心接受完整睡眠外科訓練的醫師
•獲得美國睡眠醫學會研究人員獎
•亞洲唯一通過歐盟先驅睡眠專科醫師考試認證的醫師
•主編睡眠科技領域的第一本英文教科書,由全球知名出版社Springer出版
現職
國際睡眠科學與科技協會(ISSTA)德國總會暨臺灣分會理事長
英國創新醫療健康科技研發中心(IMHTC)共同創辦人
IMHTC亞太營運處執行長暨門診部「思維診所」院長
中山醫院、康寧醫院耳鼻喉科暨睡眠中心主治醫師
歐盟先驅睡眠醫學專科醫師(Grandparent Somnologist)
中國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泰達醫院院聘教授暨睡眠醫學中心主任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專任教師
科技部睡眠科技產學聯盟主持人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審查委員
國立陽明大學睡眠研究中心執行長
美國舊金山SleepOn睡眠科技公司董事長
經歷
臺北榮總睡眠醫學中心副執行長暨耳鼻喉部主治醫師
康寧醫院副院長
國立臺灣大學智慧生活中心睡眠科技研究群主席
看更多《上報生活圈》文章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