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計畫要以一個昆汀塔倫提諾(Quentin Tarantino)愛用的少見手法來詮釋它的新電影《敦克爾克大行動》(Dunkirk)。
「戲院體驗逐漸被忽視是確實存在的危機,」2015年諾蘭曾談到電影的死亡,另外他又指出:「隨著現代數位科技的發達,目前並沒有任何穩定的數位儲存媒介。」
華納兄弟表示,諾蘭這部二戰史詩電影會是近二十五年來放映規模最大的70釐米電影。他們一肩扛下溫斯坦影業(Weinstein Company)的工作,說服電影院在塔倫提諾的《八惡人》(The Hateful Eight)之前確保可以使用70釐米的放映機。在諾蘭和昆汀的對話當中,你可以看到諾蘭頌揚擴大的電影形式帶來的「程度漸增的形式主義」。
但對於一些假內行來說,這些用7釐米放映法來宣傳《敦克爾克大行動》的手法,就好像是一個「一世代」的粉絲期待看到哈利過度疲勞一樣。在《八惡人》之前,還有保羅安德森(Paul Thomas Anderson)2012年的電影《世紀教主》(The Master),這兩部片都讓我們好奇較大的電影幀數(傳統35釐米的兩倍)與更佳的解析度是否會自動讓看電影的過程更享受。《敦克爾克大行動》能吸引夠多觀眾的一個關鍵差異就在於它就是一個需要利用大型格式的故事。
《世紀教主》與《八惡人》並沒有達到觀眾的期待,觀眾想看到的是《阿拉伯的勞倫斯》(Lawrence of Arabia)或《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這類的史詩電影。昆汀是一名經常使用老派運鏡方式的導演,他以掃視的全景作為《八惡人》的開頭,但大部分的時間卻都拿來拍攝室內的場景。
一些看過《敦克爾克大行動》的人表示,這部片就像是一個「永不結束的重要時刻」,而70釐米的放映手法「給人一種傳統電影沒有的完全沉浸式、強烈的感覺」。用數位攝影拍動作片比用膠卷便宜得多,但現在越來越少觀眾會注意到兩者的差別,因為即使是用膠卷拍攝的一部新電影(最近的例子有《神力女超人》、《魅惑》與《玩命再劫》),你實際上看到的還是叫做DCP的數位拷貝。
DCP的好處是它不論是生產、拷貝還是運輸起來都非常便宜,所以很多電影節或是獨立電影製作者都選擇用這種形式。若想修復老電影,DCP就代表你可以有一份老電影的「乾淨拷貝」,但同時也代表電影顆粒會消失,與一種整體上的光澤感。
但克里斯多福諾蘭不只在電影上很有影響力,在提供給電影院的拷貝上也是如此,而且不光是一般的拷貝,而是70釐米的。《敦克爾克大行動》也會在Imax影廳上映,這部片本身就利用許多一般用在自然或是Nasa紀錄片上的Imax的製程來拍攝,因此欣賞起來會更過癮。
當然,一部電影如果故事不吸引人,那也不是光靠格式能夠救得起來的(市面上也有很多70釐米的爛片)。但我也承認,《敦克爾克大行動》使用比較不靈活的器材,還有不斷開會,才擠出一些多餘的預算給片廠,這種艱鉅性本身就是一種能夠觸動觀眾的宣傳。
(新聞來源:《衛報》)
看更多《上報生活圈》文章
【延伸閱讀】
【熱門影片推薦】
●【上報人物】七星山無底洞、金字塔之謎 85歲陽明山老礦工解密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