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以下稱「天貓雙11」)是全球最大型的購物狂歡節,集合全球14萬品牌、1500萬種商品及超過5億消費者的參與。
踏入11月11日,如洪水般的交易在線上「流入」阿里巴巴的平台之中,開場首3分鐘左右,交易額已突破100億元人民幣;天貓雙11創下交易峰值及支付峰值的新紀錄,交易峰值達到每秒32.5萬筆,支付峰值達到每秒25.6萬筆。
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執行官張勇指出,天貓雙11期間系統穩健,交易「如絲般順滑」。阿里巴巴集團首席技術官張建鋒表示,今年的天貓雙11不只是社會化大協同,更是機器智能的大規模應用,而今年的天貓雙11技術是由機器和人一起來指揮。
「魯班」、「天貓智選」、「店小蜜」、「天巡」、「旗艦艙」……一系列的智能機械系統從挑選貨品、導購推薦、客戶服務、設計海報、巡邏機房到管理倉庫。究竟是怎麼樣的管理系統能夠支撐如此龐大的交易,一起來看看天貓背後的真面目。
阿里巴巴工程師團隊發明的人工智能(AI)設計師「魯班」,在天貓雙11期間設計了4.1億張商品海報。「魯班」是一套利用大數據和機器學習的智能設計平台,綜合人類設計知識,讓機器根據需求,生成廣告視覺圖像。
在今年天貓雙11前,「魯班」花了半個月時間,經歷了數百萬次設計練習,它具有可以根據運營提供的產品元素,智能生成網頁橫幅(Banner),每秒可以生產出8000張商品橫幅,解決了天貓雙11期間排山倒海的設計需求。
在消費者挑選產品的環節,阿里機器智能推薦系統「機械導購員」,在天貓雙11當天為使用者生成超過567億個不同的專屬貨架,像智能導購員一樣,給消費者「億人億面」的個性化推薦。
技術特點包括︰用戶標籤分類、實時興趣預測、購物狀態識別、商品內容理解,以至情感計算、個性化內容生成、個性化匹配,以及多場景聯合優化。
這項技術背後有強大的系統支撐,以及海量的數據;最後就是業務場景的差異化,例如電商知識圖譜和其他領域的知識圖譜差異非常大;因此整個系統不易於被複製,而這也成為阿里旗下平台的一大優勢。
「天貓智選」是一套通過考慮用戶、商品、店舖、品牌、類目、季節等因素,從而協助商家更精準分析商品,推測暢銷款式的工具。
「天貓智選」發現,熱銷的產品主要有三大「基因」︰一、與80後及90後一類主流消費人群追求個性及新潮等的生活方式相匹配;二、具備健康、綠色的特質,可以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高生活品質需求;三、具體智能及便利的元素,滿足年輕人輕鬆及自我的風格。
店家會安排具有客服經驗的職員擔當機器「飼養員」,向機器人提供相關知識,説明店舖服務買家。舉例如,在衣服店裡的「飼養員」要對店鋪內常年上線的2000多個單品(SKU)的面料、版型等重要資訊進行批量導入,此後,當買家詢問相關問題時,「店小蜜」就能比人工客服更快更準確的調取相關信息並作出回答。
「店小蜜」覆蓋將近50個類目的90%的商家。阿里平台每天產生海量的使用者對話數據,通過深度學習和演算法技術,「店小蜜」有上下文會話識別能力,目前對提問的理解精准度已達到90%以上。如果客戶對回復有任何疑問,可以選擇切換到人工客服。使用了「店小蜜」的店鋪,店舖平均回應時長可以降低一半以上,平均接待能力大幅提升,為商家在天貓雙11期間大幅提升了用戶體驗,節省了不少的管理成本。
在天貓雙11開始前,就提前將暢銷品調撥到離消費者最近的倉庫。先進的機器人分倉,也讓倉配運轉效率超越人工運轉的極限。
值得留意的是,菜鳥網絡打造了中國最大的機械人庫,應用上百台外貌有如「掃地機械人」般的AGV搬運機械人「旗艦艙」,可以互動協調亦可獨立運行。
阿里巴巴應用北斗系統,通過機器學習算法,可以實現自動定位網絡故障,並完成60%以上的故障自動化處理恢復。「尖兵」會化身成為模擬流量洪峰,挑戰系統的承壓能力,可以自行就著系統容量作對比及智能調整,快速定位問題。這樣的技術尤其適用於不同時間舉辦的大促銷活動。
天貓雙11期間,華北數據中心的巡檢工作由智能運維機器人「天巡」完成。
「天巡」是目前互聯網數據中心精度最高的智能運營機械人,屬於工業級別,帶有全景高精度攝像頭及傳感器。它會24小時巡查數據中心,對億萬級的數據點進行秒級檢測和故障定位,接替了運維人員以往30%的重複性工作。
「天巡」採用了像無人駕駛汽車同樣的原理進行導航,結合阿里的應用及算法,同時實現人機合作,可以幫助機房管理人員進行安全檢查、隨工服務、溫度、濕度、電氣參數測量監測等等;同時實現對服務器的秒級排查、故障預判及自動修復等工作。
今年的天貓雙11的購買速度與成果讓大家相當驚嘆,不少網友表示,「如果演唱會的售票系統也能這麼順暢就好!」。明年天貓是否會再創新紀錄,靜待觀察。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