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數位化……令特派員 E 不禁看著手中的智慧型手機、面前的筆電呆滯了 3 秒,叫掛上科技二字的 Stuff 該如何是好?不過,咱們也是推崇工藝、追隨經典的酷品迷,端看 Leica 在版面的出席率就知道。話說,聽到職人還不趕緊坐好,一同跟著特派員 E 細細品嚐他們帶來的傳統影像風味……
在數位化衝擊的時代,總是有值得被留下的傳統思維及精神,此次,特派員E很榮幸可以和兩位攝影界的職人聊聊,關於他們選擇堅持手作的理念與想法。他們分別為針孔相機達人管憶華(人稱管杯杯)以及資深暗房行家陳豐毅。
凡事總有原因,請問二位是如何開啟你們的針孔相機和手沖相片之路?管杯杯:「大約是在國二的時候,物理剛好教到針孔攝影課程,下課回家後便自己照著做,拿個鞋盒戳了洞、對面擺著蠟燭,但卻看不到任何畫面,問老師居然得不到答案,因為他自己也沒真正做過實驗,大約是20年前網路開始發達,查了資料才發現原來是鞋盒的紙太厚,讓當時的我只能看到點、無法看到面。這一路走來,產生不少失敗經驗,期間透過不斷摸索、調整,漸漸才找到正確、完美的製作方式,並且拍出我心目中的理想畫面。」
陳豐毅:「會接觸手沖相片的起因是就讀世新廣電系的時候,攝影為必修課程,而真正開始投身產業是在退伍之後,當時主要拍一些時尚作品,看到雜誌上的黑白照片質感很棒,便對暗房產生了興趣,爾後轉往學術界發展,在學校擔任研究助理,進行老舊書籍資料翻拍工作,拍攝完後必須進暗房沖洗底片,甚至還在下班後接商業性質的外快,不管對方提供多少捲底片都得熬夜沖完,雖然壓力大,卻學習到許多,只是那時壓根沒想到,這個工作竟會成為我的終身職業。」
聊著聊著,兩位職人便開始分享他們各自始終堅持這份興趣的原因。管杯杯:「其實我從小就喜歡手作這件事,像是模型、皮件等,因為常常遇到喜歡的買不起、買得起的不喜歡的狀況,例如Leica相機,索性乾脆自己做。此外,會戀上針孔相機是因為它可以拍出模糊的相片,或許有些人覺得是缺點,但我個人認為有時反倒是優點,畢竟,要拍出背景清楚、人物模糊的照片還需要點技巧。由於針孔相機的進光量小、曝光時間長、再加上人物移動等條件下,就能夠較簡單獲得這種效果。我在10幾年前便開設部落格,將相關知識全都轉化成文章,以不藏私的態度,和同好們分享心得,也在過程中得到很多意見和回饋。」
陳豐毅:「我是一個興趣玩成職業的最佳例子。往往,拍攝底片的攝影師選擇不進暗房,最終成敗、品質便操之在別人手上,但如果懂得手沖相片技巧,就能掌控成像結果。所以,當看到時尚流行雜誌、百貨專櫃出現自己的作品,即便沒掛上名字,這一刻仍感到與有榮焉,我想,滿足及成就感來自於此。由於十分熱愛這份工作,一進入暗房後就與世隔絕,所以,總是開玩笑說我的黑夜很長,卻也造成些許職業傷害,像是瞳孔不斷收縮使得眼壓過高。」
對你們來說,針孔相機和手沖相片分別代表的意義?沒想到,管杯杯和陳豐毅不約而同地,都紛紛表達拒絕數位化的想法。管杯杯:「本身所收藏的全都是古典底片機,每台年齡皆超過30年以上。至於針孔相機的部份更是如此,因為它沒有觀景窗,一切仰賴手動調整,在此同時還必須想像可能的構圖情況,藉此揣摩相機拍過來的整體畫面。」
陳豐毅:「拒絕數位化的我,直到去年12月才買了第一支智慧型手機。或許潮流變動很快,可傳統的東西不容易壞,就像年過50的機械式相機,還是能夠拍出好相片。就連暗房也都是採購二手的老設備。」
由於兩位職人此次與亞伯樂跨界合作「品藏絶攝特展」,想請問二位對於酒款的品飲心得?管杯杯:「平常就有小酌習慣,最喜歡亞伯樂首選原桶單一麥芽蘇格蘭威士忌,一入口便因高酒精度的刺激,讓眼睛眨了好幾下,甚至實際體驗酒液於五臟六腑間流動的快感,整體來說,尾韻十分濃烈,令我印象深刻。」陳豐毅:「有時會喝點小酒助眠,較喜愛亞伯樂18年單一麥芽蘇格蘭威士忌,覺得非常順口,能夠進行長時間的品飲。」
史塔夫短評:
品嚐傳統影像風味……嗯,好像有點舊舊的味道……
*全文授權自 stufftaiwan,原標題:拒絕數位化職人:管憶華&陳豐毅 針孔相機x手沖相片 玩轉傳統影像風味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