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畫家袁金塔法國2019巡迴展第二站,6月26日在法國尼斯(Nice)的亞洲藝術博物館(Musée des Arts Asiatiques)開展,這項展覽是由長流當代美術館主辦,張雨晴、柯孟德(Comentale)兩位優秀的策展人主導,展期到8月31日,長達兩個多月。
袁金塔1949年出生於台灣彰化,大學就讀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之後更前往紐約市立大學美術研究所精進自身的美術視野,袁金塔擅長運用西畫的觀念與技巧使用水墨畫材料,形塑出個人的創作手法。
作品的媒材更廣含拓印、陶繪、寫實、漫畫、寫意等等,其表現形式並不受任何限制,以能夠將西畫的技術及養分轉化並融入水墨畫精神為主要目的,可以說是戰後「出中入西」的風格代表。
本次展出的策展主題是探討歷史悠久的東方水墨在當代的發展,展現袁金塔在這方面的努力,及其豐碩成果,不論在精神內涵的表現或形式媒材技法的種種創新與開拓,都有所突破,讓人耳目一新。
主辦單位表示,袁金塔這次的亞洲巡迴展出最具個人特色的兩大系列:一、生態關懷系列,這樣概念源自於袁金塔是個不折不扣的農家子弟,生於農家,長於鄉村,令他最印象深刻的是,他媽媽在家門前空地上,種有木瓜、絲瓜、葡萄。每逢夏日,天氣炎熱,家人就在葡萄棚下用餐,口中吃的是菜飯,眼睛看的是綠葉、瓢蟲、蝴蝶、金龜子‥‥‥。自然而然,就成為他日後創作的題材。
尤其是臺灣在現代化過程中,追求高度經濟成長,過度開發後,對自然生態的破壞,令人觸目驚心,讓他特別關注此議題,創作出一系列的生態關懷作品。
其二就是中國古籍新詮系列,創作内容上從中國古籍入手,中國古籍是生命哲學的百科全書,包羅萬象。透過歷史文化的詮釋,探討人性不變的本質。袁金塔以詩經、山海經、茶經、本草綱目…等中國古籍,用符號學的學理、文本圖像對話,深刻呈現背後的人性與社會結構。
此外袁金塔在創作媒材的形式表現上非常多元,以纸漿為基底材或載體,将纸漿打细,或原貌、或加入茶葉、小红花、百千層樹皮、榕樹氣根、玉米鬚、筊白笋殼、小字片,然后制作成冊頁書、手工書。有時甚至會加工,将纸漿填壓於燒製完成刻有圖形的陶瓷板之中,製成長方體纸磚、纸箱、纸浮雕壺…等,然后在其上書寫字符、畫形、塗色…,如此再與陶瓷、不鏽鋼等各樣媒材,形成繪畫與雕塑的结合,並以裝置空間呈現,完成令人深思的作品。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