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公布至中國考察的報告(WHO-China Joint Mission on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報告內容自 2/16~2/24 的考察結果,從 5 萬 5924 例實驗室確診病例中,發現武漢肺炎的患者有 10 項典型症狀,其中前 3 名為「發燒」、「乾咳」、「倦怠」,而有痰、呼吸急促、肌肉或關節痛、喉嚨痛、頭痛、發冷、噁心或嘔吐,也都需要多加留意。
除了武漢肺炎患者的 10 項症狀之外,報告中同步指出,截至 2/20,在 5 萬 5924 例確診案例中,中位數是 51 歲,有 77.8% 病例介於 30 至 69 歲之間,其中 51.1% 為男性。死亡率也隨著年齡增加而上升,逾 80 歲的患者是死亡率最高的族群。80% 確診病例為輕症至中度,患者通常在感染後 5 至 6 天出現輕度呼吸道症狀和發燒等症狀。
另外,報告指出罹患重症、死亡率最高的是 60 歲以上的族群以及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
台灣世衛外交協會理事長姜冠宇醫師於臉書發文表示,「『抽菸』、『多重慢病的老人』、『超過 50 歲的成人』真的要小心點!」
當人體患感染性疾病時,將是身體免疫和病原的抗爭過程。因此,免疫力的強弱影響患者生病復元的能力。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兒童一般醫學科主治醫師吳昌騰於粉絲團中分享,免疫力和生病到底有什麼關係?
在正常的抗爭過程中,如果免疫力比病原強,疾病表現可能不會出現或不明顯,或出現疾病症狀後,很快就好了;如果病原量非常大,毒性比較厲害的話,疾病會表現嚴重,持續時間長,就需要去醫院治療。
但是有時自身免疫力過強或過弱對身體都是不好的現象,若是出現免疫力過強, 形成免疫(或炎症)風暴,變成身體起內鬨自傷,形成重傷害;若是出現免疫力過弱,最直接的反應就是容易生病,病情嚴重,甚至需要長時間恢復,而且容易復發。
因此免疫力過強或太弱都不好,要如何維持免疫系統平衡,吳昌騰醫師提出 8 項要點!
1. 均衡飲食,各種營養搭配合理,不偏食,為免疫系統建設提供原料;身材維持標準,不要過胖或過瘦。
2. 適當運動,但也要注意別操到。適當運動能調整我們身體組成的蛋白、脂肪等比例,更好地建設免疫系統。
3. 推薦母乳哺育嬰幼兒到 1 歲,之後如果還能母乳哺育,那到 2 歲更好,母乳中富含抗體,能幫助孩子減少感染性疾病的發生。
4. 按時接種疫苗,疫苗可以刺激身體產生相應抗體,避免疾病感染。
5. 平時適度接觸病原(俗稱上免疫課),具體就是家裡別動不動就用消毒劑,要經常帶孩子外出接觸大自然,這樣能小劑量病原刺激免疫系統產生相應的抗體又不至於生病。(當然,當前處於疫情的特殊時期,外出回來還是該做好防護消毒。)
6. 充足的睡眠,對保持免疫功能很重要。
7. 常保心情樂觀穩定。
8. 防疫期間,少去公共場所及密閉的空間。
看更多《上報生活圈》文章
【延伸閱讀】
●【武漢肺炎】「台糖 75% 防疫酒精」新增第三販售點!全聯 2/27 起開賣 買不到你也能這樣自製消毒用酒精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