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世界第二美的地鐵站「美麗島站」!帶你一次看懂猶如萬花筒的「光之穹頂」

Aska    2021年02月11日 13:00:00
(創意市集出版社提供)

美麗島站是高雄捷運唯一的轉乘站,同一站體內包含R10及O5兩座車站,規模居全系統之冠,11個出入口也比其他車站多了好幾個。紅線R10是一座圓形車站,施工時開挖直徑達140公尺,工程難度極高。

 

美麗島站外觀由日本知名建築師高松伸設計,在曾經發生對台灣民主化發展有重要影響的「美麗島事件」附近,高松伸以「祈禱」為主題,將四個分別由800片不同形狀的玻璃拼接而成的大型出入口,設計成看似雙手合掌的造型,富有深刻的意涵。美國旅遊網站BOOTSNALL也並將美麗島站選為世界第二美的地鐵站。

 

 

轉乘小訣竅

 

搭乘紅線往小港方向時,如要轉橘線往大寮方向建議搭第一節車廂,一出車門就有手扶梯;若要前往西子灣,則建議搭最後一節車廂,離手扶梯會比較近。

 

搭乘橘線要轉紅線時,從大寮方向過來建議搭第一節車廂;從西子灣方向過來的話建議搭最後一節車廂,可大幅縮短接下來要走動的距離。

 

 

光之穹頂

 

從這四大出入口任一個利用手扶梯進到站內,「位於車站上方的光之穹頂是世界最棒的公共藝術,直徑30公尺,漫步其中,你可以看到人類生命的起源、體現成長和繁榮的土地,……貫穿穹頂的最重要訊息是愛和寬容。」BOOTSNALL為這座公共藝術下了詳細的註解。

 

CNN則形容美麗島站「一半是地鐵站,一半是萬花筒,這座通勤用的教堂圍繞著世界上最大的玻璃作品,耀眼的光之穹頂」,CNN並將美麗島站評選為「World’s most beautiful metro stations」(全球最美地鐵站)。

 

這個總面積達660平方公尺大型玻璃公共藝術作品,由水仙大師(Narcissus Quagliata)創作,共歷時四年半才完成。

 

光之穹頂以正中央紅、藍兩柱為起點,象徵陰與陽,連接著上方各式玻璃彩繪,分成水、土、光、火四大區塊,講述高雄這片土地與人的故事,包含著超乎想像的豐富元素,建議停下腳步,仔細欣賞這享譽全球的捷運公共藝術經典之作。

 

建議從藍色的區塊開始,這一區是「水」,以女性與生命的誕生為主題,代表星球是月球。

 

「水」的區塊(創意市集出版社提供)

 

這裡可以看到色彩鮮豔、像是台灣錦鯉的大大小小的魚,還有貝類、海草環繞、迴游在孕育生命的女人周圍,象徵生命來自於海洋。這一區的邊緣有希望、智慧、做夢的人、魔幻之舞共四組代表人類生命的形象。

 

第二區以綠色為主色調,代表著「土」,象徵成長的力量,並以地球為星體代表。這顆地球是水仙大師向NASA美國太空總署,申請夜間衛星空照圖參考繪製,藝術家特別把台灣放大了些,讓大家可以更清楚看見這美麗之島。

 

「土」的區塊(創意市集出版社提供)

 

主視覺是一個向後仰倒的男人,象徵敬天畏地的謙卑態度,男人的胸口長出了一棵大樹,代表著人與自然共生共存的關係,樹上所開的橘紅色花朵是高雄市的市花木棉花,樹梢的鳥類也以台灣特有種來詮釋,從男人手掌飛走的青鳥,意喻飛逝的光陰。

 

接下來是象徵創造力量「光」的區塊,以太陽為代表,這顆橘紅色的星球是以三層琉璃水晶凝融而成的,重達120公斤。

 

「光」的區塊(創意市集出版社提供)

 

太陽的右邊有一隻紫色的手,顯出掌中乾坤,要人胼手胝足,循著光的指引,開創出自己的人生。太陽下方有祭司及美女起舞,手掌左下方有智者靜坐,展現大師對日本禪宗的體悟。

 

最後「火」的區塊,代表星球是蝕缺。兩個激烈纏鬥的人,四周圍昏天暗地,這場善與惡的鬥爭,鬥爭到日月無光,日蝕之下世界只剩下黑暗了,象徵自古以來,哪裡有人類、哪裡就有矛盾與鬥爭,不曾停止的歷史輪迴,圍繞在黑色的蝕缺星球周圍,代表了鬥爭與死亡的涵意。一隻充滿生命力的鳳凰飛過烈火,代表在遍地哀鴻灰燼下的輪迴與重生。

 

「火」的區塊(創意市集出版社提供)

 

水仙大師還在作品上落款並畫上自畫像,藏在不起眼的角落,在欣賞這有如史詩般大作的同時,不妨仔細找找看,會有更多的驚喜與收穫。

 

 

*本文摘自《高雄捷運小旅行:在地人才知道的深度漫遊!沿線迷人風景、巷弄老店、藝術文創、人氣美食,最有意思的散步地圖全提案!創意市集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Aska

 

台南人,在高雄生活逾20年。喜歡恰克與飛鳥,於是給自己取了Aska的暱稱。只看日劇、愛逛書店與閱讀,尤其是推理小說及歷史人文,大學時代曾參加古蹟導覽員培訓,對台灣的發展歷史深感興趣,是朋友眼中的老派文青。



偏好鐵道旅遊的形式,已走訪多數的日本都道府,日常生活也總是用台鐵、捷運代步,以途中下車之旅方式認識各地的風土人文。近年致力推動台日間的鐵道互惠合作,期望將台灣的特色與魅力介紹給更多日本人。作品散見於各報章雜誌。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