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港柴米油鹽的日常生活中常遇到我講中文,但只會和我以香港話對話的在地人,大部分情況是可能聽得懂一點中文,但卻不是很會講,甚至不會講,所幸我還能以「識聽少少」( 白話講就是會聽一點 )香港話的破皮毛功夫回應。
最近因為工作關係,遇到另一種沒想像到的情況,這位新認識的香港朋友,其實中文溝通的程度頗高,包括聽說讀寫,但非必要,決不輕易說中文。除了堅持自己有「主場=在香港」優勢,也是藉此「捍衛」香港話,不被中文取代。
尊重每個人的想法和做法,面對新朋友的堅持,我就當趁機練聽香港話,只是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覺得滿有趣且相當正向,在於同是捍衛、保育香港話,有人提倡不如更「活化」香港話。
例如以香港話的用字語法套用在「日常中」正式的文件上( 香港的正式文件主要以英文和繁體中文但是是普通話的用字語法為主要書寫語言 ),例如房租的租約,發揚香港話本身的價值!
語言本身就承載著文化,「活化」的提倡不只是對文化的重視,更是對語言的自信。只是,話說回來,愈來愈多大陸內地客戶赴港置產投資,香港許多專門行業人員被要求需要會以中文溝通。
換言之,中文服務已經逐漸成為基本聘僱需求,特別是金融產業行業人員,更是提高聘用海歸大陸人的比例。時勢所趨,不得不面向中國經濟市場靠攏,香港人自己都說了,「不諳中文難搵食啊!」
猶記得之前美國總統川普訪華,特地用平板電腦秀了自己五歲外孫女說唱的一口中文,之後便開始陸續有報導指歐洲皇室或是某某國際商界名人子女也在學習中文。
不講遠,其實不少香港外商公司的高階主管本身就是在地香港人,下了班時間請了私人家教一對一教聽講普通話,不過這個中文學習的語言市場若是在網上搜尋的話,喊價可以天差地遠而且師資素質和授課品質也很難保證。
但確定的是,一對一教學的學費可不便宜,一小時至少200港幣( 約台幣近800元 )起跳都還算基本價。據聞有些直接約在學生家裡授課的,因距離較遠或是交通不方便,還會被要求補貼老師的部分車馬費,要不就是直接提高每小時的教學費用!
我雖沒有學中文需求,但猶記得初抵香港時學過一陣子香港話,若是一對一,每小時約 150~350 港幣( 約台幣近 600~1,400),而「老師」多是從小便跟著父母從大陸內地移居至此的香港人,或本身就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但能用流利英文和一點中文做輔助教學。
若是參加私人的語言教學機構,這類標榜為 10 人內的小班制教學,每堂一小時至少也要 100 港幣( 約台幣近400元 )的學費,師資多是在大學裡以中文相關為主修的研究生做兼差。
也有大學附屬的進修中心提供語言學習課程,師資和品質相對來說較為穩定,課程規劃也較有系統,從最基礎扎根、循序漸進,也會先以聘請學院教師兼職為主。
以香港大學為例( 香港中文大學也有提供語言學習課程 ),速成班的廣東話課程,修課時間為一期兩個月、共 24 小時課堂數。以初級班來說,學費為 2,200 港幣( 約台幣近 8,500 元 ),換算下來一小時不到 100 港幣( 折合台幣不到350元 )。
只是這類大學附屬的進修中心因為有政府資助,所以通常會被要求提供能證明是長期居留的身份,並不接受短期滯港者報名上課,所以若條件符合,且上課的時間和地點也能配合的話,是較為推薦的學習教育機構。
當然也有不花錢自修的學習方式,都是過來人提供給筆者的經驗分享,像是日日煲港劇,或即便追日韓劇也是選粵語發音,否則上網看看香港蘋果日報的動新聞,有時候還能因此學上幾句香港最新流行的潮語金句呢!
上報生活中心特約作者人妻卡小姐
帶著隻橘貓移居香港伴夫的台灣人妻,人生下半場在預期及不預期移動中過日子、找樂子。曾為新聞人、行銷人,現為自由撰稿者,作品散見平面雜誌及網路媒體,榮幸有這個機會與你分享。人妻卡小姐在港小日子 粉絲專頁
看更多《上報生活圈》文章
旅遊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旅遊新聞資訊
請聯繫:上報生活中心 → lifenews@upmedia.mg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