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縣台東市的富岡社區主要由四個聚落所組成,分別為:富岡 ( 閩南人 ) 、富岡新村 ( 大陳新村 大陳義胞移民 ) 、濱海 ( 巴沙哇力部落 阿美族 ) 、加路蘭 ( 加路蘭部落 阿美族 ) 。由於富岡新村安置的是從漁山島撤退來台的義胞,而漁山島的組先多半是由福建省閩南同安鄉遷居而來,多使用閩南語,與鄰近富岡地區的閩南人文化背景相似,因此生活上很容易融合在一起。
供奉著如意娘娘的海神廟,是富岡新村大陳義胞的信仰中心。1955 年漁山島的居民撤退時,便將島上娘娘廟及附近廟宇的神明,全數裝箱隨船搬運到台灣來。剛遷入時,眾神明先暫時安置在民宅中,直到 1965 年義胞們才集資興建海神廟加以供奉。1970 年志航基地興建,義胞新村東遷至現址,新的海神廟由空軍建造。
海神廟是全台唯一主祀如意娘娘的廟,廟中還同祀著保生大帝、福德正神、池府千歲、廣澤尊王、中壇元帥等,廟中的眾神都來自福建,和一般閩南人的信仰並無不同。
海神廟的祭典包括:每年農曆6月17-19日演戲慶祝池王爺生日、7月6日如意娘娘生日、7月1-15日中元普渡等。其中7月6日如意娘娘生日最為熱鬧,海神廟不僅會演戲酬神,還會恭請如意娘娘到富岡地區周邊遶境,以及登船在港內進行祈福,祈求來年漁獲豐收,稱之為海神祭。附近富岡地區的閩南人及住在漁港附近的阿美族,此時也都會前來參拜,使得海神廟逐漸成為富岡漁港的信仰中心。
海神祭之後逐漸發展為在地的美食祭典活動,利用富岡在地的食材,結合大陳當地的料理手法,變化出富岡地區獨有的大陳江浙美食。甚至還會舉辦江浙美食廚神PK賽,邀請百人一同品嘗江浙美食饗宴。招牌菜色有:「番薯粉溜」、「冬粉雞」、「鰻魚羹」、「鬼頭刀魚乾佐五花」及「酒釀糯米粥」等。
看起來像是水晶餃皮的「番薯粉溜」其實製作起來相當費工,將放涼的粥加入太白粉揉成團,撥成塊狀壓扁放入滾水中煮至浮起,撈起冷凍後再切成片狀,與其他材料一起燴炒而成。而看起來像是酒釀湯圓湯底的「酒釀糯米粥」,秘訣是加入鳳梨罐頭增添迷人的酸甜味,湯底的花生一定要使用花生罐頭才會有奶香,最後還要灑上花生粉提香,豐富卻諧調的滋味讓人欲罷不能!
這裡的江浙美食加入了許多當地盛產的漁獲,像是鬼頭刀、鰻魚及各式魚乾。「酥炸鬼頭刀魚丸」除了有鬼頭刀魚漿、鯊魚漿之外,還加入了豆薯來增加脆度,吃起來不像是一般魚丸的Q彈口感,而是咬得到魚肉塊的鮮美魚肉球。「南瓜燉飯」有點類似油飯,其中卻加入了許多海味乾貨如:丁香、鰻魚乾、櫻花蝦、干貝等,再加入香菇、五花肉絲、南瓜絲甚至還有白蘿蔔絲,充滿創意的台式燉飯色、香、味十足!
巴沙哇力部落 ( Pasawali ) 位於現今富岡的位置,在台十一線路旁,就可以看到用木頭搭建的部落入口。巴沙哇力部落跟石山部落算是兄弟部落,當初同樣都是從海岸山脈尾端的猴子山社遷徙出來,因為落腳的位置不一樣,分成兩個獨立的部落。
巴沙哇力部落的房子外牆,都繪上象徵阿美族舞蹈的圖騰,從台十一線經過時,辨識度非常高,很容易看出這是一個阿美族的部落。在台十一線要轉進富岡港的入口處,可以看到巴沙哇力部落的聚會所,這裡是每年七月時部落舉辦豐年祭的地方。
「阿里鳳鳳」是阿美族的便當,丈夫出外打獵時妻子都會準備這種便當讓他帶在身上吃。「阿里鳳鳳」的作法是取林投葉最嫩的葉片四片,削去葉片邊的刺,以編織的方式製作成一個盒子。將糯米洗淨浸泡一夜,把泡好的糯米裝入盒內 ( 不要太滿 ),水煮或蒸一小時即可,林投葉具有防止食物腐壞的作用。
薏苡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長於溪流邊或陰濕河谷中,果實為卵狀、堅硬而光滑,阿美族認為具有驅邪的效果。將薏苡搭配珠子及鈴鐺串成手環,男生在祭典時將薏苡手鍊纏繞在心儀的女生手上,就象徵著把對方訂下來的意思。
來這裡幸運的話,還可以欣賞到「巴沙哇力文化藝術團」活潑熱情的阿美族傳統歌舞表演。下次經過台東富岡時,不妨花點時間停留下來,感受一下富岡社區豐富又充滿人情味的多元文化吧!
看更多《上報生活圈》文章
旅遊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旅遊新聞資訊
請聯繫上報生活記者
吳文元 chloe_wu@upmedia.mg
施縈縈 yinyin@upmedia.mg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