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道」這三個字,相信常來日本旅行的朋友,一定都經常聽到,不管是東海道新幹線或是東海道線,都是相當重要的鐵道系統,藝術上還有浮世繪大師歌川廣重的名作「東海道五十三次」。
由此可知,「東海道」是日本相當重要的名詞,而且已經存在日本相當久了。話說早在7世紀,當時建都在奈良的日本,就逐漸發展出前往各地的道路,直到10世紀開始,前往名古屋、靜岡等太平洋沿岸的道路,也逐漸地延伸整備,並且稱為「東海道」。
鐮倉幕府建立之後,這條道路也延長至關東地區,成為往來東西最重要的道路。1601 年江戶幕府展開五街道整備,將各街道的路幅拓寬,並且制定各街道的住宿,東海道共有 53 處住宿點,因而被稱之為「東海道五十三次」。
這些宿場(住宿點)因東西往來日益頻繁,而住宿的旅店以及周邊的餐飲業應運而生,此外像是馬匹休息的地方、飛腳交班,以及草鞋買賣等,都開始在各個宿場出現,另外跟著發展的還有色情產業,這也讓宿場成為當地最熱鬧的地方。
明治時代之後,由於當時明治政府引進鐵道交通,興建東海道線,加上第一京濱國道通車,讓舊東海道失去了功能。許多路段也跟著荒廢或是成了大馬路,商業繁華地段也因鐵道線陸續通車而換到了火車站,都讓原本舊東海道沿線的宿場,逐漸沒落。
時至今日,歷經百餘年的發展,除了少數路段還能緬懷當年東海道的榮景,絕大多數已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之中,不過東京的「品川宿」,卻仍留下些許當年東海道的面貌,這裡也成了不少歷史控的最愛,因而到此一遊。
「品川宿」是東海道五十三次當中,要進入江戶城之前的最後一個宿場,也因此當地在一兩百年前可說是十分繁榮的商城,而幕府也在此地設置關所,檢查進出江戶的人們。
當時的「品川宿」相當廣闊,自北品川到青物橫丁約兩公里左右的範圍,都屬於「品川宿」,在這裡宿場與各式食堂與賣店林立,還有專供尋歡的遊郭。
目前現存的舊東海道,大約是從北品川至南大井的「鈴ヶ森」,全長約四公里左右的巷道。江戶時代這段道路就是沿著當時的海岸線往江戶城前進,不過由於時代的變遷,這裡幾乎看不到海岸,留存的僅有少數的遺跡可供憑弔。不過有些當時的店家,至今仍在營業,也成了舊東海道散步的驚喜。
像是位於「品川宿」附近的「丸屋履物店」,創立於 1865 年,至今已有 150 多年歷史,目前現存的店家也是百年前的建築,濃濃古風也讓不少遊客感到欣喜。
而位於立會川的蕎麥老舖「吉田家」,則是在 1856 年開業,提供給南來北往的旅人們飽餐一頓,包括山岡鐵舟、坂本龍馬等維新志士,都曾在此用餐。
當然現代的人們無須如此辛苦,舊東海道沿線也多了像是天婦羅、日式中華料理、韓式料理與義大利菜等各國美食,吃飽喝足後沿線也有不少相當具有特色的咖啡店可以歇歇腳,品嚐咖啡職人所沖泡的美味咖啡,都是一種享受!
有趣的是,雖然物換星移,但舊東海道仍留存不少寺廟神社,漫步在巷弄之間驚鴻一瞥,頗有墜入時空隧道之感。像是建於1187 年的「品川神社」,不但收藏著江戶時代的神轎與寶物,還有一座「富士山」(品川富士),只需花上五分鐘就可登頂,另外還可以洗錢生財。
另外像是「東海寺」、「品川寺」、「天妙國寺」、「真了寺」、「荏原神社」等,都是當地的古剎,經常可見行經的路人順道參拜,祈求平安,這也成了自古以來的傳統,畢竟長途跋涉,出發前祈願、抵達時感謝神明保佑,這也是品川宿的特色。
至於立會川一帶,就是土佐藩下屋敷所在,幕末時期坂本龍馬就曾居住在這裡,因此這裡還有一尊龍馬像,以茲紀念。這麼有歷史的地方,祭典也就更吸引人,每年9月底的「品川宿場祭」,會沿著舊東海道舉辦遊行,遊行隊伍還會打扮成江戶時代的人們,甚至於還有花魁遊街,整個祭典遊行十分精彩。
時代的演進讓今天的舊東海道與品川宿,已無當年所見的風光,但這裡的下町風情仍讓人心儀,也驚奇於現代化的東京,還保有如此懷舊與寧靜的地方,花上數小時的散步相當值得!
※作者為本報駐日特約記者
看更多《上報生活圈》文章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