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澤克(Slavoj Žižek)
●歐洲高等學院哲學教授
●倫敦大學伯貝克人文學院國際主任
加拿大心理學家暨另類右派媒體人彼得森(Jordan Peterson)近來提出一個重要見解,在名為《俄羅斯對決烏克蘭還是西方內戰?》的播客節目上,他承認歐洲現在這場戰爭,其實與歐美自由派主流及新民粹主義右派的對槓脫不了干係。
彼得森起初也對俄國總統普丁的侵略戰爭提出譴責,但後來立場卻漸漸轉為抽象地捍衛俄國。他提及杜斯妥也夫斯基的《日記》,認為西歐享樂個人主義遠不如俄國的集體精神,也認可克里姆林宮稱當代西方自由文明為「墮落」的說法。他把後現代主義形容為試圖摧毀基督教文明根基的馬克思主義變種,從這個角度來看,烏克蘭戰爭就是傳統基督教價值與新形式共產主義墮落之間的較量。
熟悉匈牙利總理奧班(Viktor Orbán)政權或2021年1月6日美國國會山莊暴動的人,對這種語言都不陌生。誠如CNN的布萊克(John Blake)所言,那一天「許多美國人首次意識到美國正在面對蓬勃的白人基督教民族主義運動」,「利用基督教話語來掩蓋性別主義以及對黑人和非白人移民的敵意,以創造白人基督教美國」。這種世界觀如今「已徹底滲透到宗教主流,以致所有試圖挑戰其意識形態的保守派基督教牧師,幾乎都有職業生涯風險」。
彼得森親俄反共的立場,代表的是一種更廣泛的趨勢。在美國,許多共和黨籍議員拒絕支持烏克蘭,川普力挺的共和黨籍俄亥俄州參議員候選人凡斯(J.D. Vance)認為,「將數十億資源投入烏克蘭並忽視我國問題,是種侮辱和戰略上的愚蠢」;佛州眾議院共和黨籍議員蓋茨(Matt Gaetz)則承諾,若共和黨今年11月取得眾院多數,他將致力終結美國對烏克蘭的支持。
認同彼得森所謂俄烏戰爭與美國另類右派隸屬同一全球運動的假設,是否意謂左派就該站在對立面?情況其實越來越複雜。彼得森宣稱反對共產主義,但他也攻擊全球資本主義的主要後果,這就像是馬克思和恩格斯150多年前在《共產黨宣言》第一章所寫的:
「無論是在哪兒占上風,資產階級都終結了封建、父權、閒適的關係…所有牢不可破的連結,都隨古老崇高的偏見與主張消失殆盡。新形成的關係還沒僵化就已過時,堅不可摧化為空氣,神聖高尚也被褻瀆,人類終究被迫以清醒的感官面對真實的生活狀況,以及與其他人的關係」。
儘管左派文化理論家的批評火力,仍集中攻擊父權意識形態,刻意忽視上述這個觀察,但當對父權的批判來到顛峰,也正是個人主義讓父權失去制霸地位的歷史時刻。畢竟,當孩子可以控告父母漠不關心和虐待時,父權家庭價值觀會變成什麼模樣?
當然,這樣的「左派」是披著狼皮的羊,自稱是激進的革命者,卻捍衛著當權者的體制。現代化之前的社會關係與社會形式今日式微的程度,已遠超出馬克思想像,人類各色各樣的身分如今成為選擇題;大自然越來越像被技術操縱的物體。
因此,彼得森在發達西方看到的「內戰」純屬個人幻想,只是毫無節制的自由個人主義,和試圖結合資本主義活力、傳統價值觀與階級的新法西斯保守主義,兩兩對抗的衝突。這兩者都屬於全球資本主義體制,只是以不同形式呈現。
這裡弔詭的是,西方政治正確(「覺醒」)取代了階級鬥爭,造就了宣稱會保護受威脅的少數族裔及性少數,以轉移對其成員政經權力注意力的自由派菁英。與此同時,這個謊言讓另類右派民粹主義者自我塑造成站在企業及「國中之國」菁英對立面的「真正」民眾捍衛者,即便他們也在政經權力中占有一席之地。
最終雙方都在同流合汙的體制中爭奪酬庸,沒有一方真正支持被剝削者,沒人對勞動階級的團結感興趣。這並非代表「左派」及「右派」的觀念已經過時——我們常常聽到這種說法——而是文化戰爭已經擠下了階級鬥爭,成為政治的驅動力。
歐洲又將如何自處?《衛報》的提斯達(Simon Tsidall)勾勒出淒涼但準確的景象:
「普丁的目標是讓歐洲陷入不幸,把能源、糧食、難民及資訊武器化,這位俄國領導人散播經濟及政治苦難,讓所有人身陷戰時境況。缺電又動蕩、漫長寒冷及充滿災難的歐洲冬天漸漸逼近……受凍的退休族、挨餓的孩童、空蕩的超市貨架、負擔不起的生活成本飆漲、薪資貶值、罷工和街頭示威都指向斯里蘭卡式的崩潰。誇張嗎?並不會。」
為防止全面崩潰失序,國家機器必須與他國密切協調,動員地方民眾,且不得不規範能源及食物分配,或許還會訴諸武裝部隊來管理,歐洲因此有了放棄孤立福祉帶來的安逸生活的絕佳機會,在這個孤立福祉的泡泡裡,最大隱憂就是油價和電價;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最近對《Vogue》雜誌說得好,「試著想想我口中的情況發生在府上、貴國,你還會想到油價或電價嗎?」
他是對的。歐洲正遭受攻擊,需要動起來,不僅是軍事,社會與經濟上也要。我們應該趁著這場危機改變生活方式,採行能讓我們未來數十年免於生態浩劫的價值觀,這或許是我們唯一的機會。
(翻譯:鄭可妮,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What the "Woke" Left and the Alt-Right Share》,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1) 【炒房幫兇大追擊專題1】永慶房屋爆業界不能說的秘密
(2) 【炒房幫兇大追擊專題2】永慶房屋示警 買賣屋最難防黑心仲介「低買高賣」兩面賺差價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