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世代視角:川普無須說服年輕人 只要讓拜登更老就好

馬毅仁(Ian Buruma)    2024年06月21日 07:00:00

馬毅仁(Ian Buruma)
●《紐約書評》前編輯、作家

 

為什麼有這麼多年輕人被極右派政治所吸引?民調顯示,在年齡介於18至24歲的法國年輕人當中,有36%支持勒龐(Marine Le Pen)的「國民聯盟」黨,而荷蘭則約有31%年輕人支持懷爾德斯(Geert Wilders)的反移民、民族主義政黨「自由黨」。同樣的,近期一項民調發現,18至29歲的美國年輕人當中,26%青睞的是前總統川普,而非現任總統拜登。

 

這些數據儘管不代表大多數年輕人的觀點,但仍令人側目,而且與一般人的直覺不太相符。畢竟二戰後至少40年期間,年輕人形同是左派陣營的代名詞,他們想讓世界變得更好,為開放、多元化和平等的社會而奮鬥,要讓法西斯主義永遠無法東山再起。相較下,極右派則令人想到衣衫不整的老男人,渾身散發霉味,令人聯想到他們昔日所穿的褐色、黑色法西斯準軍事團體制服。

 

但在1990年代,情況開始改變。當時,許多年老的極端份子已經辭世,中左翼政黨也逐漸失去年輕時的理想主義。蘇聯輸掉冷戰,導致對集體進步的部分熱情也隨之退燒。

 

在此同時,保守黨和中左翼政黨都受到新自由主義的影響。1998年,英國布萊爾 (Tony Blair) 政府時期 ,工黨發言人曼德森 (Peter Mandelson) 曾說過一句名言,只要肯繳稅,即使有些人變得「暴富」,他也可以「處之泰然」。

 

此番言論讓曼德森隨後感到後悔,但也反映出更廣泛的政治轉向。中左翼政黨和那些因全球化經濟而受益的城市菁英越走越近;在全球化過程中,移民提供廉價勞動力,而受過良好教育的國際化人士可以隨意到世界各處尋求經濟利益或智力刺激。那些自覺遭到全球化忽視、鄙視和拋棄的人,則嘲諷這些精英是「不知從哪裡來的傢伙」。

 

許多對社會不滿的選民,曾支持跟工運淵源深厚的左翼政黨,例如英國的工黨和美國的民主黨。現在,他們覺得自己被親商的保守派和新自由主義的中左派聯手排擠。

 

新一代右翼民粹主義者急忙填補政治真空,承諾為那些權利遭到剝奪的人而戰,要對抗腐敗的全球主義精英,指控這些精英讓移民搶走本地人的工作機會。極具煽動力的奧地利已故政客海德爾(Jörg Haider)、瑞典民主黨領袖阿克森(Jimmie Åkesson)、義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和其副手薩爾維尼(Matteo Salvini)都是這種新型政治家的典型範例。他們口才便給、西裝畢挺、幽默風趣,善於激起民眾怒火和怨氣。有些甚至動用法西斯和納粹符號,突破戰後的禁忌界限。

 

儘管年齡比其他人高出一大截,但川普也屬於這一類型。川普最近分享的影片出現令人聯想到納粹的「統一帝國」(unified Reich) 用詞,儘管這或許不是出自他的手筆,但他長期以來持續擁抱極右派激進言論,描繪對於昔日偉大美國的幻想,並承諾將「污染美國血統」的移民拒於門外。
 

這類承諾必然會吸引一些年輕人,與左翼理想在過去曾經吸引年輕人如出一轍。一名18歲德國青年近期向英國《金融時報》表示,他打算在本周歐洲議會大選中,投票給極右翼政黨「德國另類選擇黨」 (AfD),因為該黨提供「與黯淡現狀徹底決裂,以及光明未來」的機會。

 

有些年輕人認為打破與男性統治和特權相關的當代社會禁忌很酷,也可能因此被巧言令色的右翼極端份子所吸引。但無論他們是受什麼所吸引,都與保守主義無關。川普、懷爾德斯和薩爾維尼這類極右翼領袖都不是保守派,他們的主要目標是擾亂和破壞。

 

保守主義現在似乎已移往另一翼。諸如拜登之流、奮起抵抗激進民粹主義浪潮的資深政治家,試圖維護既有的自由民主制度,包括司法獨立、新聞自由和公平選舉。在二次大戰的災難過後,打造或修復這些制度,曾經屬於左翼的進步計畫;如今,當有人希望將之摧毀,並抓住一切機會攻擊維護這些制度的法官、議員和公民之際,保護它們免受威脅的努力卻被冠上保守派的帽子。

 

對於熱切期盼激進變革的年輕人來說,81歲的拜登可能看起來像是老古董,緊抓著過時的制度不放。就像我一樣,有些人可能會主張,漸進式民主變革比打破現有秩序來得好,但這類訊息不太可能吸引焦躁的年輕人回歸支持既定體制的中左翼政黨。雖然拜登的前任歐巴馬有一段時間確實達成這個目標,但最終他還是不夠激進,讓許多年輕支持者大失所望。

 

川普不需要說服很多年輕人投票給他。只要有足夠多人認為拜登太老、太保守,或太親以色列而拒絕投給拜登,川普就可能贏得11月大選。如果當選,他將繼續打破規範,並且破壞維持民主運作的制度。

 

未來世代可能需要更努力才能彌補這些破壞,但或許這能給年輕人帶來新動力,讓他們有熱情以重建更美好的世界。我們只能希望他們將會成功。

 

(翻譯:吳巧曦,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Are the Kids All Right?》,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永慶房屋示警:房市交易平均每4件就有1件短期交易 買賣屋「貨比三家」有保障

 

「先誠實再成交」是真的! 永慶房屋推出獨家「誠實安心認證」保障消費者權益

 

房仲服務首重誠實與安心!永慶房屋真房價保證與三不政策 提供最完整保障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