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卡托(Mariana Mazzucato)
●倫敦大學學院創新與公共用途研究所創始主任
●世界衛生組織全民健康經濟委員會主席
巴林頓(Alvaro Barrington)
●藝術家,在紐約及倫敦養成的藝術家,生於委內瑞拉,作品主要探討文化與文化交流相互聯繫的本質
本月,慶祝加勒比文化的一場盛會返回倫敦西區街道。這場諾丁罕丘嘉年華(Notting Hill Carnival),和世界各地許多嘉年華會一樣,也是昔日遭奴役非洲人的後代所創,汲取自音樂與表演的傳統。煙燻烤雞的香味、索卡(Soca)音樂以及鋼鼓聲的回音縈繞數條街,引導著穿戴鮮艷服裝、羽毛和珠飾的化妝舞會樂團(Mas bands)前進。
然而,這場遊行穿越的卻是倫敦貧富最不均的地區,那裡可見1500萬英鎊(1950萬美元)的豪宅,與其並立的是七年前發生火災、導致數十人喪生並重創數百名低收入戶的格蘭菲塔廢棄公寓大樓。歷經夏季一波強烈的反移民暴動後,這場嘉年華會代表的是相反的意義:歡慶多元性與集體創造。
諾丁罕丘嘉年華不只是一場節慶;它是地球上規模最大的黑人文化盛事之一,也是散落世界各地非洲僑民的一場全球慶典。原始的構想是化解諾丁罕丘的社會緊張氣氛--導因於1959年一名安地卡出生的木匠柯克蘭( Kelso Cochrane)遭到謀殺,1960年代種族暴動頻傳。之後壯大成一場慶祝文化凝聚力的盛會,結合了倫敦的多元社群並展示最棒的加勒比文化。音樂與表演訴說著奴隸解放的故事,並凸顯出個人和集體創造力的精彩傑作。
然而,種族暴動仍使這場嘉年華會蒙上一層陰影,偷懶、偏頗的媒體報導,往往把它描繪成某種犯罪事件頻傳的危險事件,讓周遭社區付出昂貴的代價。這種謬誤的描述漠視了嘉年華會可為個人與社群帶來巨大的公共價值。
這些節慶活動對每個人開放,這要拜註冊慈善機構嘉年華村信託(Carnival Village Trust, CVT)努力推動由社區主導、非商業性的活動,以及大倫敦政府(the Greater London Authority)、肯辛頓─切爾西皇家自治市(Royal Borough of Kensington and Chelsea)以及西敏寺市議會(Westminster Council)出資贊助。誠如知名策展人奧布里斯特(Hans Obrist)常說的,嘉年華會是一場沒裝門的文化作品。歡迎人人走上街頭共同享受這個慶典的創意精神,不受其他形式文化製作常見的傳統階級桎梏。
不過,如同其他文化活動與社區計畫,這場嘉年華會也愈來愈面臨經費籌措上的困難。這是更廣泛危機的一部分。藝術與文化產業為英國經濟貢獻超過1250億英鎊的產值,並且僱用了超過240萬人,卻遭遇嚴重的經費刪砍,而且目前公共支出遠低於英國的歐洲鄰國。
這牽涉到更深層的問題。現在決策的主流做法,是透過狹隘的價格鏡頭來看待價值,這種觀點完全不適合用來鑑賞藝術與文化的動態價值。對文化提供財務援助,被視為一種成本,而不是對經濟與社會的一種改造性投入。在最近一篇評估英國廣播公司(BBC)動態價值的論文中,我與共同執筆者闡述該機構如何在個人、社會、以及產業層次上,帶來重大的回報。諾丁罕丘嘉年華也一樣。它創造了巨大的價值,而那種價值是用靜態價格指標難以衡量的。
畢竟,嘉年華會提供一個平台,讓企業家以及少數族裔生意人(包括數百個飲食攤販)都能進入更大的市場並茁壯,而且這是由形形色色的在地社群與家庭所共同建立的,大家都貢獻了自己的時間與精力。參與樂團表演、打造遊街花車、設計道具服裝、烹調餐點,加上以其他形式共襄盛舉,估計產生大約1億英鎊的經濟價值。本質上是集體的創作,這場嘉年華會具有乘數效應,可刺激在地經濟、促進社區基礎建設,並延續經濟與社會活動的良性循環。
共同創造這場嘉年華會的眾多社區,也將把寶貴的技能傳承下去,並且驅動一種創業與創意的文化。設計、手工製作1.5萬件在嘉年華會展示的服裝,加上超過80個樂團彩排演出,總計共投入100萬個工作時數。這場節慶活動形成一種生產力蜂巢,像所有文化活動一般,將創造長期的社會經濟利益:改善心理健康、提升教育成果與社群福祉,並且增強就業技能。
令人遺憾的是,私人利益團體常把這種社群共同創造的價值據為己有,意思是沒有把收益再投資於促成這一切的民眾和社群網路上。藝術社群已遭一波波士紳化(gentrification)浪潮吞併,並被價格排擠出局。這使得諾丁罕丘這類的文化組織,更必須找出創新方式,來維護自己創造出來的龐大價值。
成立新的機構,可以協助確保社群握有掌控權,以防止像嘉年華會這樣的活動遭到不當占據。例如,文化機構可以參考康登鎮社區財富基金成功動員並刺激社區再投資的經驗。若欠缺這種機制,價值以及公共財富往往會遭到搾取,然後分配給私人行為者。那正是紐約高架公園(New York High Line)和倫敦泰特現代藝術館(Tate Modern)發生的事。這兩個案例,都用公帑來更新、重建部分區域,且有當地社群與創意人員協助,但財務利益卻被私有化,同時房地產價格飆漲、貧富不均擴大。
英國工黨新政府已表明支持藝文的承諾,但在過去14年大砍公共資助後,現在要恢復仍是重大挑戰。目前的財政模式格局有限,受制於價格衡量指標,忽略了諾丁罕丘嘉年華這類活動所創造的廣泛公共價值。如果政府真的重視文化,視之為一股改造的力量,就必須再加把勁,藉由塑造市場善用其價值。藝術與文化上的公共投資大有助益,不僅能協助驅動經濟成長,也有助於改善社區福祉、心理健康以及社會凝聚力––這些正是犯罪和健康後果的重大決定性因素。
諸如社區財富基金這樣的創新資助模式與機制,提供利用這種動態形式公共價值所需的工具。諾丁罕丘嘉年華會是絕佳的範例,說明為什麼決策與經濟發展需要新的論述。藝術應當被視為政府核心職責之一,履行此職責所需的長期財政應被視為一筆投資,而非一項成本。藝術肩負重要的社會使命,可協助政府改善不平等問題,並為許多人開啟機會。多元文化傳統富含巨大的價值,而且歸全民所有。
(翻譯:余雅薇,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Carnival Economics》,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