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森(Laura Tyson)
●白宫經濟顧問委員會前主席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哈斯商學院教授
在近期的一次電視訪談中,美國密西根州州長魏美桂(Gretchen Whitmer)強調了一個常為大眾所忽略的事實:生育權是經濟議題,而且不僅僅影響著女性。她指出:「一個人,尤其是女性,或者說一個家庭,所做出最重要、最影響深遠的決定,是要不要以及何時要生小孩。這不僅關乎個人的經濟狀況,也關乎社會整體的經濟。如果女性無法自己決定要不要或何時要生小孩,她們又怎麼可能投入勞動市場?」
魏美桂說得完全沒錯。媒體和選民太常將墮胎和更大範圍的生育權問題,以及其他「家庭」議題,比如子女稅務抵免、帶薪家事假政策和可負擔的兒童照顧服務,視作與經濟無關的議題。但事實並非如此。上述所有議題對女性、她們的家庭和經濟而言,都有著深遠的經濟影響。
然而,自希拉蕊(Hillary Clinton)在將近30年前宣告「女性權利是人權」以來,全球女權的進展卻慢得令人失望。照目前發展,根據2024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的「性別差距報告」(Gender Gap Report)(我在2016年協助創建該報告,之後由世界經濟論壇的同事們每年進行更新和延伸),還需要再134年,才能在經濟參與和機會、教育程度、健康與生存問題以及政治賦權上,實現全球性別平等。
儘管已有逾60個國家放寬生育及墮胎權的法律(這些權利也是女性健康的決定因素),美國卻是僅有的4個抹殺或嚴格限制這些權利的國家之一,甚至是其中唯一的高收入民主國家。2022年,美國最高法院在「多布斯訴傑克遜婦女健康組織案」(Dobbs v. Jackson Women’s Health Organization)一案的裁決中,廢除憲法所保障的墮胎權,這對女性而言是權利的一大退步,為女性、她們的孩子、她們的家庭、以及總體經濟帶來健康與經濟層面上的重大負面影響。最高法院多數大法官大多忽視了一份法庭之友意見書,其中記錄了許多上述提到的影響。
然而,墮胎也是道德和政治議題。沒有任何女人會隨意或無端地做出終止懷孕這種極其艱難的個人決定。除非被象徵女性自主權和最具個人特質的身體,被視為國家財產,否則國家無權控制女性的選擇。如果女性受到宗教導師的影響,或受到宗教規定的限制,那麼那些對墮胎的顧慮理應是她個人與其良知間的掙扎,他人無權置喙。美國《憲法》就這麼在宗教和國家之間築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牆。
對女性而言,墮胎是經濟自由的基石。生育正義就是經濟正義。在美國,以「羅訴韋德案」(Roe v. Wade)(1973年的最高法院裁決,後遭「多布斯訴傑克遜婦女健康組織案」推翻)為基礎的全國墮胎合法化,對半世紀的女性經濟狀況改善至關重要,對其子女、家人亦然。墮胎合法化讓女性得以規劃並平衡家庭與事業,選擇何時生小孩以及生幾個。女性也因此能夠完成學業,藉此提高終身薪資。這更使女性勞動力參與率顯著提高,從1970年的43%上升至2024年的57%(新冠疫情時期,女性退出職場以承擔子女和老人的照顧責任,這曾使女性勞動力參與率急遽但短暫地降到54.6%)。女性的勞動力參與率是美國和世界經濟成長的重要決定因素。
此外,墮胎和生育保健有助於縮小巨大且難以擺脫的性別薪資差距。這個差距會隨著時間擴大,損害女性長期的財富創造和退休保障。墮胎和生育保健也降低了青少女懷孕和兒童被疏忽及虐待的發生率,並減少了女性的貧窮問題和其子女在貧困中成長的可能性。貧窮與墮胎之間確實存在緊密連結,禁止墮胎會對低收入、往往是少數族裔的女性造成最沉重的經濟負擔和重大健康風險,使貧窮與不平等加劇。反之亦然,貧窮的減少往往也會減少墮胎的發生。
然而墮胎並非議題的全部。過去50年來,生育自由使女性得以在美國攀上教育和機會的梯子。2022年,美國女性大學畢業率為67.9%,男性則為61.3%。若是從事教育程度要求相近的同類型工作,在僱用初期,男性與女性的薪資和發展機會相差無幾,並隨著時間的推移取得差不多的進展,直到為人父母才出現差距。由於有大量紀錄顯示父母薪資的差距,母親的預期薪資隨著每個孩子的出生而減少,父親的薪資卻大多不受影響。
這種差距反映出一個現實: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為了照顧小孩和家務責任退出職場或減少工時。即便有些女性是家庭的主要收入來源,或賺得比丈夫多,她們仍承擔著更多的照顧責任,而她們的男性配偶卻花明顯更多時間在休閒娛樂上。
部分女性預料到自己未來可能需要承擔照顧小孩的責任,便放棄選擇諾貝爾得獎經濟學家高爾丁(Claudia Goldin)所謂的「貪婪工作」(greedy jobs)。試想一下那些專業的金融和法律工作,工作者必須投身於令人精疲力盡又無法預測的時程中,來換取高薪和升遷機會。相較於女性,男性更欣然接下這樣的工作,這是因為他們假定伴侶、親屬和幫傭(大多是移民)會在需要時承擔照顧責任。
對母親而言,她們的就業率和薪資會在孩子出生之際大幅下降;相較之下,男性有時會在成為父親後得到加薪。當小孩長大,女性可以在工作上投入更多時間,父母薪資差距會有所縮小,卻不會完全消失。生育造成薪資和發展機會的性別差異,是永久存在的。根據近期的一項研究,較高收入女性的產前收入和其男性伴侶相比減少了60%。
自從「多布斯訴傑克遜婦女健康組織案」裁決出爐,共和黨在國會就始終對生育權抱持著反對立場。眾議院共和黨人提出了一項全國墮胎禁令,就連強暴、亂倫和母體健康問題也不例外,參議院共和黨人則擋下了保護生育權的四項新法案。一份以共和黨被提名人川普將在11月當選總統為基礎的聯邦治理藍圖「2025計畫」(Project 2025),將禁止保諾錠(mifepristone)的使用。那是一種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的藥物,目前用於藥物流產。(如今藥物流產佔所有墮胎方式的63%,高於2020年的53%。)「2025計畫」甚至打算重啟19世紀的《考姆斯托克法》(Comstock Act) ,禁止透過美國郵政運送墮胎藥物、墮胎設備和材料。
在最近一次訪談中,川普表示希望能保障試管嬰兒治療,並確保政府或私人保險會予以給付。但他的立場與「2025計畫」相互矛盾。「2025計畫」認為胚胎具有人格,因此反對試管嬰兒。包括試管嬰兒在內的人工生殖技術療程在美國被廣泛使用。2021年,在美國出生的嬰兒有2.3%是透過人工生殖技術受孕的。當年藉人工生殖技術出生的嬰兒數量最多的前10個州,包括德州、佛州、賓州以及喬治亞州(譯註:這些州都是由共和黨治理)。僅管民主黨總統提名人賀錦麗將試管嬰兒作為競選議題,參議院共和黨人仍在4個月內二度擋下了《試管嬰兒權利法案》(Right To IVF Act)的投票,並稱其沒有必要且出於政治動機。只有兩名共和黨議員投票支持推動該法案,而兩位議員均為女性。
在國會以及那些在共和黨主導下引進最嚴苛禁令的州,有一些反對墮胎權的民選領袖。他們往往以支持家庭的言論包裝自己,但事實卻恰恰相反。在墮胎限制最嚴格的幾個州內,兒童生活在貧困中的機率更高,嬰兒也更有可能在滿月前夭折。此外,生活在這些州的女性面臨更高的孕產婦死亡率,也更沒有機會完成學業。(系列二之一)
(翻譯:許芸睿,責任編輯:國際中心)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Abortion and Reproductive Rights Are Economic Issues》,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永慶房屋示警:房市交易平均每4件就有1件短期交易 買賣屋「貨比三家」有保障
「先誠實再成交」是真的! 永慶房屋推出獨家「誠實安心認證」保障消費者權益
房仲服務首重誠實與安心!永慶房屋真房價保證與三不政策 提供最完整保障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