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憲政視角:美國大法官淪為政治家 癥結在於任命程序

朗根(Nicholas Reed Langen)    2024年10月19日 07:00:00

朗根(Nicholas Reed Langen)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公共政策評論》期刊編輯
●《The Justice Gap》雜誌英國憲政題材撰稿人

 

正如任何一名稱職的歷史學家都會指出,我們不可能確切得知歷史人物在做出重大決定時的想法。歷史學家能做的,頂多就是根據證據來提供詮釋或推論。與最高法院大法官不同的是,他們並不認為應該以自己的假設來替當代法律和政策奠定基礎,進而影響數以億計的人口。

 

然而原意主義或至少其衍伸出來的「文本主義」(textualism)依然長存。在已故大法官史卡利亞(Antonin Scalia)和他的「門徒」、大法官湯馬斯(Clarence Thomas)的影響下,它成為過去數十年來最高法院最著名的司法哲學。正如歐巴馬(Barack Obama)總統任命的大法官卡根(Elena Kagan)在確認聽證會上曾告訴參議院:「我們現在都是原意主義者。」

 

 

以水滅火

 

1930年代,羅斯福針對四騎士「師夷長計以制夷」,在這場政治對弈中勝出。在一次對全國廣播的「爐邊談話」中,他提起改革最高法院,並問及如何能讓最高法院「恢復在憲法基礎上重新建構『一個活的法律體制』的崇高任務」。他提出的解決方案是替每名年過七旬的現任大法官,增加一名新大法官。就實際層面而言,這代表要立刻新增六名大法官。

 

羅斯福的「往最高法院塞人」計劃沒有任何進展;但他也不需要真的這樣做。隨著改革的想法在華府蔓延,提交給最高法院的下一項新政立法獲得正式支持。新政終究還是合憲了。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今夏所提出的改革,也試圖使用類似招數。但與羅斯福一樣,他的改革提議讓最高法院優先維持其政治機構的地位,法律機構地位次之。例如,引入任期限制和具有約束力的道德準則,雖然可能會對最高法院施加限制,但將不會改變充滿政治色彩的任命程序或最高法院的政治特徵。

 

切莫林斯基也犯了同樣的錯誤。他正確地指出,當今的最高法院透過2010年「聯合公民訴聯邦選舉委員會案」(Citizens United v. Federal Election Commission)等判決破壞美國民主;該判決允許企業可以在選舉上「花費無限金額」。在呼應司法任期限制的提議上,他認為法官「很大程度不受多數政治的影響」,但事實上他們從一開始就有政治黨派色彩。對大法官任期設限可能會解決一些荒謬問題,例如湯馬斯任職長久,甚至於有些在他面前出庭的律師出生之時,他就已經在任;但這卻不會改變以下事實:湯馬斯對自己的黨派色彩毫無歉意,未來接替他的人也一樣。

 

美國面臨的真正挑戰,在於如何轉向一種不是由「民主黨法官」或「共和黨法官」,而僅是由「法官」做出判決的司法體制。為了讓最高法院大法官不僅僅是「穿法官袍的政治家」,其任命程序需要徹底改革。

 

 

例外的美國

 

沒有其他國家將最高司法人員的選任,完全交給行政和立法部門。例如,在英國,由司法大臣負責向首相推薦候選人,而在此之前,司法任命委員會將先完成盡職調查。在大法官名額出缺時,符合資格的法官(和資深律師)獲邀申請該職,其中一些人會被列入候選名單,由資深法官和律師組成的專家小組進行面試。司法大臣是唯一的黨派聲音。在面試多名候選人後,該專家小組會向政府提出建議。雖然首相可以拒絕被提名者,但這種情形不曾發生。

 

英國的任命程序雖然不能確保法官免受批評、指控其政治偏頗,但可確保這類打擊很少發生。當英國最高法院對政府退出歐盟的某些策略元素提出質疑時,右翼媒體試圖汙衊主審法官是「人民公敵」。但不同於美國,這些攻擊很快就被遺忘;倘若在美國,這可能會演變成一場政治爭鬧。但在最高法院發布裁決後,政府遵守裁決,英國以合憲方式離開歐盟。

 

其他自由民主大國的情況也很類似,包括加拿大、德國和法國。雖然各國司法體系的政治參與程度可能不盡相同,但總是受到遏制,法官始終處於黨派紛爭之外。

 

一個無黨派立場的美國最高法院,將能以政治冷靜的態度審視各種議題,例如不公正劃分選區、墮胎、擁槍權,或未來對選舉結果的質疑等。它還可以恢復數十年來失去的部分信譽。它曾是美國政治領域最受尊崇的機構之一,支持率超過60%,決策也普遍受到尊重。然而,在羅伯茲的領導下,最高法院已成為不值得尊崇、也無法獲得尊重的機構。根據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數據顯示,只有47%的美國人表示支持它,已接近歷史最低點。這類調查結果顯示,甚至連川普的部分支持者對於這個總是偏向他們的最高法庭,也抱持著懷疑的態度。

 

切莫林斯基認為應該要把整部憲法連根拔起,或許確實如此;但改革最高法院很可能就已經足夠了。既然我們無法改革選舉人團制和參議院席次,或許我們只能安於把最高法院帶入二十一世紀。(系列二之二)

 

(翻譯:吳巧曦,責任編輯:國際中心)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America's Broken Constitution》,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永慶房屋示警:房市交易平均每4件就有1件短期交易 買賣屋「貨比三家」有保障

 

「先誠實再成交」是真的! 永慶房屋推出獨家「誠實安心認證」保障消費者權益

 

房仲服務首重誠實與安心!永慶房屋真房價保證與三不政策 提供最完整保障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