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40年來,各國中央銀行的成功直接源於政治獨立性,而今美國國內批評貨幣政策的人,卻試圖剝奪聯準會的獨立性。
~國際貨幣基金前首席經濟學家 歐布思費爾(Maurice Obstfeld)
1919年,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發表著名的聲明:「要推翻現有的社會基礎,沒有比讓貨幣貶值更細膩、更穩妥的方法了」。凱恩斯將這一見解歸功於布爾什維克領袖列寧( Vladimir Lenin),因為列寧認為貨幣貶值是 「摧毀資本主義制度的最佳方式」。
最近的事件痛苦地提醒我們凱恩斯的先見之明。2021-23年美國通膨飆升,儘管相較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情況,通膨還算溫和,但足以引發選民廣泛的挫折感和怒火。結果是共和黨全面掌控白宮和國會,總統當選人是四年前曾試圖推翻選舉結果而今捲土重來的川普。
如今,川普第二任政府準備實施激進的經濟新政策。雖然這些措施可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但許多選民可能尚不清楚他們將面臨什麼變革。
選舉落幕,共和黨一舉拿下「三連勝」(包括白宮、參院、眾院的掌控權),一些即將入閣或被委以重任的川普親信似乎急於甘冒通膨上升的風險。尤其是川普經濟議程的三要素將對美國物價穩定構成威脅:削弱聯準會的獨立性和權威性;實施廣泛的減稅,儘管聯邦預算赤字和國債都非常龐大(並依賴不切實際的幻想或思維來維持財政的可持續性);以及將管制較鬆的加密貨幣融入美國的金融和財政體系。
這些政策彼此相輔相成。例如,川普試圖強化他對聯準會的影響力,此舉與他放寬對加密貨幣的監管、探索用數位貨幣償還國債的計畫密切相關。
像馬斯克(Elon Musk)這樣的技術自由主義者往往認為,聯準會擁有印製鈔票的權力,是一種危險的中央集權,因為這會導致龐大的聯邦預算赤字。反之,他們主張建立一個「健全的貨幣」系統,以多種可能具有競爭力、去中心化的加密貨幣為基礎。這種去中心化的方式結合放寬管制所推動的經濟成長,以及不切實際的大幅削減政府支出(馬斯克聲稱可以削減2兆美元),看似能消除財政浪費。
首先從聯準會說起。一些批評者將美國通膨飆升歸咎於貨幣政策,指責聯準會無節制的印鈔為聯邦預算赤字提供資金,並破壞了物價穩定。但這種說法與現實相悖。聯準會的作為是現代貨幣政策的最佳典範,它以維持低通膨為目標,同時保持獨立性,不受政治壓力影響,包括與公共赤字相關的壓力。儘管聯準會的模式已取得非凡成就並被全球廣泛採用,但川普及其支持者正試圖透過削弱聯準會的獨立性和權威,破壞這一模式。
上圖顯示自1980年以來,全球和美國消費者物價的通膨率,並點出幾個關鍵趨勢。從1980年代末期開始,中央銀行的獨立性受到重視,並被全球廣泛採用,影響所及,全球通膨顯著下降。先進經濟體的中央銀行在貨幣政策上都採取與美國聯準會類似的最佳做法,將通膨率維持在2%左右的目標水平。換句話說,雖然批評者稱聯準會貨幣過度寬鬆,但美國做法並不比其他國家更嚴重或脫離常軌。
事實上,長達40年的數據顯示,2021-23年的通膨高峰是異常現象。所有在後疫情時期,受到重啟經濟、需求急劇回升,以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等重大事件影響的國家,都面臨高通膨。然而,到了2024年,通膨幾乎回到目標水平,同時並未出現失業率大幅攀升。
此外,認為聯準會透過印鈔提供財政部資金填補美國預算赤字的觀點純屬虛構。在正常情況下,聯準會透過政策利率控制通膨,必要時提高利率抑制通膨;而在經濟疲弱、通膨受到抑制時,降低利率。透過嚴格遵循這種方法,聯準會在不受政治考量影響下營造了一種環境,讓市場參與者預期未來通膨將長期保持溫和,並據此調整價格,這種預期和調價行為反過來有助於價格穩定,因而形成良性的循環。
那麼,在這個體系中,貨幣創造扮演了什麼角色呢?聯準會只需根據設定的利率,調整貨幣供給,使其符合市場需求,必要時製造或收回現金。
過去40年來,各國中央銀行的成功直接源於這樣的獨立性,而今美國國內批評貨幣政策的人,卻試圖剝奪聯準會的獨立性。數十年來,專業獨立且表現優異的中央銀行,成功建立了市場信心,這在最近物價飆漲期間穩定了通膨的預期,讓通膨迅速降到目標水平,才沒有造成全球經濟衰退。
許多央行領導人不但沒有藉由壓低借貸成本,導致財政赤字飆高,反而一直強調財政整頓的重要性,即使面對居高不下的公共赤字,仍維持適當的利率緊縮措施。在這個經濟動盪的時代,是中央銀行而非政治人物扮演了「房間裡的大人」(理性、負責任的角色)。(系列二之一)
歐布思費爾(Maurice Obstfeld)是前國際貨幣基金首席經濟學家,現任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 (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資深研究員及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 經濟學榮譽教授。
(翻譯:張瑩 責任編輯:國際中心 )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