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魯雪娃
• 1964年生
• 蘇聯前領導人赫魯雪夫(Nikita Khrushchev)孫女
• 1998年獲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學位
• 目前擔任美國新學院大學(New School)國際事務教授兼副學務長
• 研究領域為全球媒體與文化、俄羅斯研究、美國政治
「噤若寒蟬的都成了老闆,因為沈默是金(Those who were silent became the bosses, because silence is gold,)」,「噤聲不語,就能上位(Keep silent, you will be on top.)。」
1960年代異議詩人加利奇(Alexander Galich )在詩中道出蘇聯黨員對史達林的惡行噤聲不語,等同是默然的幫兇,尤其當時史達林發動「大清洗(Great Purges)」,數百萬人遭到鎮壓甚至命喪「古拉格集中營(Gulag)」。
我從沒想過這些詩句有一天竟能套用在美國身上,儘管川普(Donald Trump)早已顛覆眾人所想。
即使川普的總統之路疾速朝深淵邁進,執政的共和黨多數黨員依舊沈默不語。
這些人包括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奈(Mitch McConnell)、參議員葛蘭姆(Lindsey Graham)、前總統布希(George W. Bush)、前國務卿貝克(James Baker)以及前副總統錢尼(Dick Cheney)。
他們從雷根(Ronald Reagan)時代便死守「共和黨價值(Republican values)」:減低賦稅、單純監督與施行社會保守主義,如此一來也使得他們成為川普危害美國及世界的幫兇。
近數十年來也不見共和黨主張的價值為美國平民帶來經濟益處。
反倒是2003年布希發動戰爭入侵伊拉克,不僅嚴重危及美國在國際的地位,俄羅斯、土耳其、匈牙利與各地的民族主義政府也日漸質疑美國作為全球之首的道義體系是否可靠。
在川普這樣毫無道德標準的總統治下,共和黨的政策重點還是與過去如出一轍,但任何僅存的「價值觀」早已灰飛煙滅。
川普背棄盟友、否認2016年總統大選俄羅斯門事件、與新納粹主義者(neo-Nazis)及白人至上主義者物以類聚,甚至是公私不分,在在讓共和黨人士「敬而遠之」不敢護航。
然而即便是明顯對川普有疑慮的官員,最終還是幫忙圓了他總統的門面。
2018年9月,據傳川普政府內一位高級官員以「匿名者(Anonymous)」為名投書紐約時報,宣稱「我是川普政府中的一名反抗者(I am part of the Resistance)」,彷彿這樣說就能減輕外界對共和黨一言不發的擔憂。
「明確來說,」匿名者寫道,「吾人的反抗不是左派盛行的那種『反抗』,我們希望這屆政府能夠有所作為,認為它的許多政策已讓美國變得更加安全、繁榮。(ours is not the popular ‘resistance’ of the left. We want the administration to succeed and think that many of its policies have already made America safer and more prosperous.”)」但是文中的繁榮其實有待商榷,加上川普毀滅性十足的外交政策已經讓美國在世界的信譽大打折扣,破壞力更勝布希。
許多人都期盼川普政府的某些前軍事高層能夠起身反抗,特別是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弗林(Michael Flynn)與麥馬斯特(H.R. McMaster)、前國防部長馬蒂斯(James Mattis)以及先後任職國土安全部長與白宮幕僚長的凱利(John Kelly)。
哪怕弗林上任數周後旋即閃辭,現在還成了被定罪的重罪犯,還有另外三個多被視為是「房間裡的大人(adults in the room)」,能夠抗衡川普不按牌理出牌的作秀本能。
當時他們說服自己與其試圖將川普踢出白宮,不如試著掌控他順勢延伸自己的勢力;靠著美國的制衡體制(US system of checks and balances),他們有可能成為救世主讓一切「改邪歸正」。
起初這些軍事高官是川普的「將軍們(my generals)」,吵架後還不是一個一個將他們淘汰出局。到頭來,這些「為川作倀(the Trumpian catastrophe)」的軍事高層與加利奇筆下沈默的黨員並無分別,更何況這些黨員還是重創蘇聯人口的罪魁禍首;然而說到底,泰半退休的美軍將領也不若史達林治下的前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Nikita Khrushchev)和其他蘇共黨員一樣,後者可是因為恐懼才投身政府。
時至今日,總算有一些反抗者挺「聲」而出。
匿名者(很有可能是這些高級軍官之一)的新書《警示(A Warning)》將在11月上市,出版商表示這本書將在美國投下震撼彈,「第一手披露總統川普令人震驚的所作所為(offers a shocking, first-hand account of President Trump and his record)」。
麥馬斯特預計將於2020年出版新書,內容是關於當代「地緣政治最嚴峻的挑戰(gravest geopolitical challenges)」,想必川普會是書中的一大賣點。
最新一名共和黨反抗者是波頓(John Bolton),他是川普任內第3位國安顧問並在9月遭到革職,據傳也正在寫書打算公開一切。
有人稱許波頓道出美國對烏克蘭做法的疑慮,但也有人臆測波頓或他的門生是「通烏門」的告密者,揭露7月25日川普要求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調查拜登(Joe Biden)一事(拜登為美國前副總統,刻正角逐民主黨2020年大選提名)。
同樣是這個波頓,他在任職美國國務院時也曾大力支持2003年入侵伊拉克的災難性決策。
或許有人會說亡羊補牢猶未晚矣,但近來這起「反抗潮」似乎來得有些遲了。
這些嘴巴緊閉的「反抗者」現在要我們相信他們把國家置於第一順位,然則事實上川普上任後早就將美國與世界大卸八塊。
匿名者在2018年的投書中惋惜美國「與川普一同淪喪,讓我們的話語被剝去了文明的外衣(sunk low with [Trump] and allowed our discourse to be stripped of civility)」,現在隨著波頓等人成了英雄,美國的政治論述似乎也被奪去常識。
加利奇詩中的批判對象:赫魯雪夫效忠獨裁者數十載,並於1956年公開譴責史達林,赫魯雪夫承認自己的罪行,表示自己的「雙手到手肘沾滿了鮮血(covered with blood up to the elbows)」
姑且把這當成是試煉吧。(Let that be the test.)
在我們急忙簇擁波頓、麥馬斯特和其他反川普人士之前,我們就看看他們是否有勇氣對先前助紂為虐的行為自我究責。
(翻譯:盧思綸,責任編輯:簡嘉宏)
(原標題為《The Silence of the Republican Lambs》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