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敏欣
● 華裔美國政治學家,專長中國政治經濟、中美關係
● 美國加州克萊蒙特·麥肯納學院政府學教授
● 著有《出賣中國:權貴資本主義的起源與共產黨的潰敗》(China’s Crony Capitalism)
中國政府最近對阿里巴巴集團發起的反托拉斯調查或許是十分有理有據的。這家電子商務巨頭顯然佔據了壓倒性的市場份額且實施了各種壟斷式操作,比如強迫商家只能選擇它一家進行線上銷售,不然就將從其踢出旗下各個平臺。但其他中國電子商務企業其實也存在同樣的規則,也不乏比阿里巴巴更糟糕的壟斷者,為何偏偏卻是它被盯上了呢?
阿里巴巴的其中一個明顯違規行為就是其附屬企業——擁有支付寶的金融技術巨頭螞蟻集團——的金融服務擴張。作為全球最受歡迎的手機支付應用程式,支付寶擁有7.3億月度活躍用戶,還可以讓消費者在其平臺上進行投資,購買保險和抵押貸款。
螞蟻集團原本計畫在去年十月啟動創紀錄的340億美元首次公開募股。但是中國當局突然叫停——這被外界描繪為一種旨在限制該公司過分龐大市場勢力的謹慎嘗試,而且據報是由國家主席習近平直接下達的指示。
目前看來習近平政府似乎想讓螞蟻集團完全放棄金融服務並將業務僅僅局限於支付處理上。中國的監管機構為該決策羅列了一大堆理由,但真正的原因卻並未包含在內。支付處理本身是一項國有銀行不太看得上眼的低利潤業務,相比之下金融服務業則獲利豐厚,而且屬於國有企業的地盤。
如果中國共產黨真心想要打破扼殺市場競爭的壟斷和寡頭,那麼它應該首先從那些國企下手。畢竟中國移動、中國石油,中國國家電網和中國工商銀行(也是全球資產總值排名第一的銀行)等國有企業在中國經濟格局中的主導地位要遠遠大於阿里巴巴。
但是中國政府非但沒有對各大國有企業展開反壟斷調查,反而一直在推動國有企業的「巨頭合併」從而進一步強化其市場勢力。原因很簡單:中共在經濟和政治上都會受益於更為強大的國有企業。正如習近平在去年四月明確指出的那樣,國有企業是所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要將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
放任私人企業侵蝕國有企業的市場份額不僅會削弱該政權對關鍵經濟部門的控制,還會為那些極為成功的私人企業提供挑戰中共統治的機會。而由中國其中一位頂級富豪馬雲共同創立的阿里巴巴則是最成功(也最創新)的企業之一,在習近平眼中這家企業對中共的政治壟斷地位以及作為其代表的政權構成了威脅。
當然這些中國富豪們也一直絞盡腦汁去討好習近平政權或對其表忠心。馬雲本人就是中共黨員,也曾在2013年將1989年對天安門廣場和平示威者的屠殺稱之為「正確決定」。但正如對阿里巴巴的反托拉斯調查所展現的那樣,中國的私營部門精英永遠無法成為政權內部的自己人,對於中國共產黨來說他們只是理應屬於黨的財富的臨時保管者而已。
馬雲的批評者們可能會將現正實施的調查視為他過去某些言論或商業行為的報應。但是中國監管者們不太可能止步於阿里巴巴;中國整個私營部門都是被瞄準的目標。而這會對中國未來的經濟繁榮——以及中國共產黨本身——產生嚴重影響。
儘管存在各類缺陷,但私營企業依然是中國經濟中最具活力的參與者。如果中共在鎮壓它們的同時對國有企業網開一面,私人部門的信心將下降,經濟的生產力、創新能力和效率都將受挫,GDP增長將因此步履蹣跚,而長期以來構建于繁榮前景之上的一黨專政合法性也將遭到削弱。
習近平及其同黨可能是對的,通過加強政權對經濟的控制,限制私營部門將在短期內增強中共的政治穩固性。但從長遠來看,中國「反托拉斯」鎮壓行動的最大受害者可能就是它最想要保護的一塊自留地,那就是中共對政治權力的壟斷。
(本篇由PS官方提供翻譯,責任編輯:張育軒)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