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資訊視角:東協創造共享的數據基建 成立數位化單一市場

沈聯濤(Andrew Sheng)&肖耿(Xiao Geng)    2022年10月08日 07:00:00

沈聯濤(Andrew Sheng)
●香港大學亞洲國際經濟研究院傑出研究員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可持續金融顧問委員會成員

 

肖耿(Xiao Geng)
●香港國際金融學會主席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政策與實踐研究所所長兼教授

 

對於亞洲這樣複雜而變化快速的地區,有可能制定和實施一套全面性的發展計劃嗎?總部設在雅加達的東協和東亞經濟研究所顯然認為可以,因此剛剛發表了第3版「亞洲綜合發展計劃」(CADP)。

 

這份報告值得我們認真看待,其中採用東協秘書處和澳洲、紐西蘭與東亞等16個國家機構專家的研究和見解,描繪亞洲可以如何深化區域經濟整合、縮小發展差距,以及強化可持續發展。

 

CADP 3.0版已從過去版本向前邁進一大步。CADP 1.0版在2010年發表,主要關注的是從道路到機場等等的交通基礎建設。2015年發表的CADP 2.0版則體認到,攸關區域整合關鍵的真正連結性,仰賴的是資訊和通訊科技。CADP 3.0版則更進一步,檢視數位化在支持整合、創新、包容性和可持續性上的作用。

 

這個順序反映出經濟學家鮑德溫 (Richard Baldwin) 描述的「三個分拆」,其各自定義了全球化的不同階段。首先是生產和消費的分離,這是因為交通運輸進步,大幅壓低移動貨物的成本。第二個則是生產過程各個部分的分離,這是因為資訊和通訊科技降低移動概念的成本,也讓無遠弗屆的協調成為可能。

 

第三個分拆則涉及服務交付和使用。從電話會議到遠距遙控機器,各種科技讓人們越來越能不出門就能提供服務。這代表已開發國家的客戶可以聘請開發中國家員工從事知識工作,但只需要付出較低成本。正如鮑德溫指出,服務部門的不同工資已成為「全球最大套利機會」。同時,已開發經濟體的專業人士也可以為開發中國家客戶提供高價的服務。

 

CADP 3.0版力求掌握第三個拆分所創造的機會,敦促東亞和東南亞國家投資人工智慧和工業機器人、擴展5G寬頻網路,並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為基礎,改善數據標準和數位規則。最終目的是在東亞和東南亞創造一個以共享數據基建、共同規則與標準為基礎的數位化單一市場。

 

我們很難力辯這個願景背後的邏輯。但在亞洲這樣多元化的地區,我們至少可以說,要把邏輯轉化為現實有其困難,尤其是在意識形態與地緣政治斷層線日益加深之際。其主要障礙不在於技術或資金,而在於地方、國家和國際機構的執行能力,或者說是缺乏執行能力。

 

CADP 3.0版是一項廣泛戰略,旨在同時推動大量複雜而盤根錯節的目標,牽涉到從農村貧困和人口老化,再到水資源安全以及污染等領域。其中所需的實地協調程度,可能遠遠超出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官僚機構能力所及,特別是這些官僚機構多半彼此孤立隔絕。

 

至於多邊開發銀行和援助機構,雖然善於處理大型計劃和方案,但在管理大量涉及各種微型、小型和中型企業的計畫方面,卻有相當大的作業缺陷。

 

在亞洲,由上而下的發展計劃無論多麼巧妙吸睛,都不太可能付諸實踐。相反,我們必須採用由下而上的方法。

 

數位科技應該在這方面發揮關鍵作用,例如,透過提供數據和處理能力(藉由人工智慧)來提供由下而上的反饋並促進協調。從新加坡和香港等區域金融中心到新技術平台之類的連結樞紐,則可改善資金和專業知識的配置。直接參與和建立共識更是避免集體行動陷阱的關鍵。

 

敘事在這方面也很重要。由上而下的計劃通常缺乏改變人類行為所需的情感和情緒吸引力。但由下而上的努力則反映出人們的想法和願望。這有助於創造一種敘事,足以喚起、促成社會運動,並激起為數眾多的小變化,進而產生系統性的變化。

 

那些認定進步關鍵繫於明確計劃的人,或許會因為東盟整合步伐相對緩慢而感到沮喪。但在一個由高度多元、發展階段截然不同國家組成的地區,整合永遠不會立竿見影。參與各方需要時間來學習如何相互合作,建立地方和區域共識,並發展必要的設計、執行和監督能力。

 

發展是一個複雜的適應過程,而我們身處一個地緣政治、科技和環境正發生重大變化的時代。CADP 3.0版這類由上而下的計劃或許很具吸引力,但卻無法提供亞洲整合所需:也就是能推動令人信服的敘事且能靈活因應新資訊與當務之急、由下而上的機構。
 

(翻譯:吳巧曦,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In Search of a Development Plan for Asia》,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1)挺政府打炒房!房產集團攜手產官學促進居住正義

 

(2)買賣屋最難防黑心仲介「低買高賣」兩面賺差價 這間企業持續示警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