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紅利視角:印度將在2023年超車中國 成為全球人口最大國

畢爾德(Carl Bildt)    2022年12月31日 07:00:00

畢爾德(Carl Bildt)
●瑞典前總理
●瑞典前外交部長

 

印度將在2023年超車中國,成為全球人口最大國。中國人口早已從巔峰值下跌,開始邁向老年化,而印度的崛起卻能再延續數十年。

 

可以肯定的是,印度在1991年放棄社會主義模式後就力拼經濟成長,而中國40年來的「改革開放」則讓數億人脫貧、高收入地位指日可待。結果是中國經濟規模現為印度的六倍,兩國基礎設施差異也十分明顯。但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帶領下,中國逐漸回歸中央集權,經濟成長已大幅放緩

 

與此同時,今年印度經濟成長速度超越大多數其他國家,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似乎決心迎頭趕上中國。今年秋天印度已超車英國,成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近期估計顯示,若按目前政策和經濟成長率計算,約十年內,印度就將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儘管2023年預計經濟成長率(5.9%)比2022年(6.9%)低,但在全球經濟階梯迅速登高仍是觸手可及的目標。

 

過去數十年來,中國更快速也更果斷地開放經濟、進軍全球貿易,因此成長超越印度。 當中國確立「世界工廠」地位的同時,印度對於開放貿易仍然心存疑慮,放任保護主義阻礙快速改革。印度在未來數年內能否擺脫積習,將可能決定印度能否實現達成持續快速成長、廣泛繁榮的野心。

 

目前為止,國際局勢仍然對印度有利。中國在全球價值鏈中的攀升進步,意味著中國已不再是過去的低成本生產者。隨著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許多跨國公司重新考慮供應鏈,越來越多投資者把目光轉向印度。

 

全球化或許正在發生一些變化,但卻幾乎出現開倒車的跡象。事實上,全球貿易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強勁。新變化在於將價值鏈推向政治更可預測的地方,以免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和流氓行為者過度影響商品和服務的自由流動。印度可以符合這些條件,但首先它得解決一些懸而未決的問題。

 

其中一個問題涉及印度與歐洲的關係。歐盟和印度的自由貿易協定曾被雙方視為重要議程,但在2010年代中期卻被束之高閣。歐盟想要達成的太多,印度想要的卻太少,談判陷入僵局。但今年稍早,歐盟委員會主席范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和莫迪決定要在互信基礎上,重新努力締結自由貿易協定。

 

中斷七年後重啟的新談判,將大致上決定自由貿易協定走向。歐盟將不得不承認,所想要的可能無法一次到位;印度則將不得不拋棄很多政治包袱。如果印度真的想利用全球價值鏈重新洗牌的機會,就得放棄過去的抵抗,擁抱開放。

 

談判或相關改革都不容易,最終將由印度和歐盟政治領導階層決定達成何種進展。如果貿易談判代表想要有所突破,就需要來自各別政府的清晰願景和一致意願,眼前就是這種情況。

 

尤其是印度領導人應該牢記過去數十年來政策所造成的影響。中、印兩國採取不同態度對待全球經濟,導致中國現在佔歐盟對外貿易的16%,而印度僅佔2%。印度佔比顯然必須在未來十年內成長,但成長幅度大致上將取決於新談判的成果。

 

一個更繁榮、自信而強大的印度,將能讓世界其他地區受益良多。除了即將成為世界人口最大國之外,印度也是世界最大的民主國家,而其影響力只會隨著經濟發展而越來越強大。但最終說來,未來印度所擁有的軟實力,將取決於其今天在貿易和經濟政策上的選擇。

 

(翻譯:吳巧曦,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Can India Fulfill Its Potential?》,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永慶房屋示警:短期投機炒房形同詐騙

 

買賣屋最難防黑心仲介「低買高賣」兩面賺差價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