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魯雪娃(Nina L. Khrushcheva)
●紐約新學院國際事務教授
●前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曾孫女
「締造和平的人有福了」,拿撒勒的耶穌在山上寶訓中告訴門徒:「因為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那些敢於結束殘酷衝突的人。是否如寶訓所承諾的那樣在天堂享受豐厚的回報不得而知。但顯而易見的是,這裡,在地球上,和平締造者往往為自己的努力付出沉重的代價,而這種代價往往是生命。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1921年12月,愛爾蘭脫離英國的獨立鬥爭領袖柯林斯簽署備受爭議的盎格魯-愛爾蘭條約,以國王喬治五世為國家元首的愛爾蘭自由邦因此建立。血腥內戰隨後爆發,柯林斯遭暗殺,而支持條約的勢力最終獲勝。
1977年11月,也就是贖罪日戰爭爆發4年後,埃及總統沙達特成為第1位訪問以色列的阿拉伯領導人,他在那裡發表的演講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告訴以色列國會議員「我今天帶著滿滿的誠意來到你們這裡」,「是為了塑造新生活和實現和平。」那次訪問為1978年簽署大衛營協定、和隔年簽署埃及以色列和平條約鋪平了道路。但反以情緒依然強烈,1981年,基本教義派埃及軍官在閱兵時向沙達特開火,當場奪走他的生命,而他倡導的和平卻得以倖存。
1995年9月,以色列總理拉賓簽署了奧斯陸第二協定,這被視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達成全面和平協定關鍵一步。不到兩個月後,一名槍手射出子彈將他擊倒。但這一次,和平進程並未在失去和平締造者後得以倖存,今天雙方距離他們曾擁有的協議依然遙遠。
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威瑪德國外長拉特瑙因與蘇聯談判拉帕洛條約而被暗殺。聖雄甘地被一名印度教民族主義狂熱分子槍殺,槍手反對甘地寬容穆斯林的態度。在印度結束對斯里蘭卡內戰的軍事干預後不久,總理拉吉夫·甘地就被泰米爾之虎一名自殺炸彈客襲擊炸成碎片。
背後傳遞的消息非常明確:一個為和平而妥協的領導人最後很可能為此而死。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必須敏銳意識到這個現實。
烏克蘭獨立30年來充斥著充斥著野蠻的政治內訌,即便在俄羅斯入侵前的幾個月也無不同。當時並不受歡迎的澤倫斯基甚至指控其前任波羅申科叛國。(外界懷疑俄羅斯總統普丁是否從澤倫斯基對波羅申科的拙劣攻擊中,看出烏克蘭的民主正走向衰亡,而占領這個國家的時機已經成熟。)
俄羅斯的入侵行動改變了一切,烏克蘭展現出的團結震驚全球,並在許多方面鼓舞了世人。雖然西方提供資源,但抵抗世界最大軍事力量之一的依然是烏克蘭人,他們守護關鍵領土並收復其他失土。
在政治上,澤倫斯基未能建立前總理季莫申科在戰爭前夕所呼籲的民族團結政府,但他的全面抵抗政策——包括要求俄羅斯在任何和平進程開始前完全撤出烏克蘭領土——卻贏得反對黨與向來桀驁不馴寡頭的支持,就連長期支持俄羅斯的政治派別,自開戰以來也一直保持沉默。
唯一有關烏克蘭領導層摩擦的報導涉及領導戰鬥的將領。據稱,澤倫斯基核心圈的某些成員擔心,在民間享有聲望的軍事領導人可能會在下次大選挑戰總統大位。
這顯示如今與其說烏克蘭人力挺澤倫斯基,還不如說是支持他在與俄羅斯談判時拒絕妥協的態度。因此如果他屈服於日漸增加的國際壓力而軟化自身立場,那麼烏克蘭人可能不會服從他的領導。經過英勇的戰鬥後,許多人可能感覺遭到背叛甚至被激怒。而如果歷史有任何借鑒意義,那麼暴力很可能接踵而至,並以澤倫斯基為首要目標。
許多真心希望結束流血衝突的人敦促澤倫斯基與普丁談判,但與俄羅斯談和就像戰爭一樣會帶來高昂的成本,尤其是對和平締造者。如果要說服澤倫斯基向這個摧毀國家基礎設施並吞併領土的政權讓步,那麼,那些鼓勵他的人必須制定一個計畫,減輕來自俄羅斯的任何及所有進攻威脅,並願意在未來幾年內堅持下去。
耶穌曾經宣稱,「被人辱罵、迫害和捏造各樣壞話毀謗者有福了。」如果澤倫斯基及其盟友認定和平協定是烏克蘭的最佳選擇,人們只能期盼除了紛至沓來的侮辱之外,邪惡不會更進一步。
(本篇翻譯由PS官方提供,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Assassinated Are the Peacemakers?,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