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印度視角:戰略自主成為執念 不結盟政策與超級大國維持等距

塔魯爾(Shashi Tharoor)    2023年11月22日 07:00:00

塔魯爾(Shashi Tharoor)
●印度國大黨議員
●聯合國前副秘書長
●印度前外交部長

 

針對加薩地區持續上演的以色列–哈瑪斯衝突,印度的立場曲折反覆,巧妙地說明印度近期外交政策的演變。在獨立建國的數十年後,印度對世界局勢的態度仍深受殖民主義歷史經驗的影響。歷經200年來在世界舞台上遭殖民國代為發言之後,印度已不願意為了投入冷戰中的任一陣營而犧牲掉自身決策權。「戰略自主」成為一種執念,導致「不結盟」政策的誕生,也就是印度要與不同超級大國都保持同等距離。

 

這個立場遠比聽起來更為複雜。印度身為「去殖民化」的主要發言人,在道德上反對帝國主義、種族隔離,往往被認為是反西方之舉;儘管印度堅守民主進程、尊重國內多元化,因而備受西方自由主義者的青睞。

 

在以巴衝突問題上,印度也走在類似的鋼索上。1947年,印度投票反對聯合國將英國前託管地巴勒斯坦劃分為猶太國家和阿拉伯國家。對於分治,印度有切身之痛:英國替印度的穆斯林人口單獨建國,也就是巴基斯坦。印度並不支持由外部強加的分裂,而支持在巴勒斯坦成立集合猶太人和阿拉伯人的單一世俗國家;這樣的國家將與印度有很多共同點。

 

印度雖然承認以色列,但在當地長達40多年都只設置領事館,直到1992年才正式升格為大使館。與此同時,印度是第一個承認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巴解組織,PLO)做為巴勒斯坦人民唯一、合法代表的非阿拉伯國家(1974年),也是第一個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家地位的非阿拉伯國家(1988年)。

 

但隨著受巴基斯坦支持的伊斯蘭武裝分子崛起,促升印度改善與以色列雙邊關係的興趣,因為以色列同樣面臨伊斯蘭極端分子的威脅。雙方很快開始發展安全和情報合作,也逐漸深化政治和外交關係。

 

儘管如此,印度歷任政府都深諳國內大量穆斯林人口的同情心理,而給予巴解組織堅定的支持。當巴解組織主席兼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拉法特 (Yasser Arafat) 尋求以和平結束衝突局勢時,印度也化身為兩國方案的信徒。時至今日,在(以色列) 特拉維夫和(巴勒斯坦)拉馬拉同樣設有大使館的國家寥寥無幾,而印度名列其中之一。

 

但印度與以色列的關係近來卻也持續加溫。以色列已成為印度國防設備的重要來源、情報合作夥伴,據稱還供應監控軟體,讓印度總理莫迪 (Narendra Modi)日益獨裁政府用以對付國內反對派和批評者的。莫迪成為史上第一位訪問以色列的印度總理,他與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 (Binyamin Netanyahu)的會面,以及納坦雅胡兩度造訪印度,都給人留下雙方關係融洽的印象。

 

因此,當哈瑪斯在10月7日對以色列發動殘酷襲擊 (導致約1,300人死亡、約200人被綁架) 後,莫迪透過推特迅速回應,稱印度「在這個艱困時刻,與以色列站在一起」,令人毫不意外。不久後,他發出第二條推文重申觀點。莫迪領導的執政黨「印度人民黨」對印度穆斯林的反感早已不是秘辛,針對以色列的強烈反擊,該黨支持者給予大聲喝采。

 

但隨著加薩死亡人數節節高升,以及傳出越來越多社區、醫院和禮拜場所遭到攻擊,印度開始重新思考自己一面倒的立場。數天後,印度外交部發表聲明,呼籲「恢復直接談判,以建立一個主權、獨立和可行的巴勒斯坦國,在安全和公認的邊界內,與以色列和平共存。」

 

然而,莫迪的推特卻沒有那麼迅速地與巴勒斯坦人站在一起。當他再次發推文時,聲稱已致電給巴人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Mahmoud Abbas),對阿赫利醫院爆炸造成無辜死傷表示哀悼。儘管阿巴斯人在拉馬拉、對加薩毫無控制權 (其法塔組織早在2007年遭哈瑪斯逐出加薩),但莫迪顯然相信,這場對話可以恢復他下意識力挺以色列所打破的平衡。

 

莫迪的推文稱,他已「重申印度在以巴議題上長期以來的原則立場」。然而,當聯合國大會以壓倒性多數票呼籲「立即、持久和可持續的人道休戰」時,印度投下棄權票,理由是該決議未能譴責10月7日的恐怖攻擊。其他幾個國家也批評該決議未能譴責恐怖主義,但仍投下贊成票。因此,印度的立場可以說比法國更為支持以色列;畢竟法國是以色列的歷史盟友,卻曾投票支持譴責以色列持續在屯墾區活動的聯合國決議。

 

就目前而言,我們可以說在莫迪的領導下,印度對以色列的立場已變得面目全非。但印度的外交政策也在其他方面發生微妙變化。例如,在中美競爭中,印度顯然更為親美;印度也大為認同美國對中國意圖的戰略憂慮。因此,印度藉著促使以色列與阿拉伯鄰國關係正常化的《亞伯拉罕協議》,加入與以色列、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美國的「I2U2」四邊對話。最近在新德里舉行的二十國集團峰會上宣布、穿過沙烏地阿拉伯和以色列港口海法的印度–中東–歐洲「三方經濟走廊」,更可以說是為了抗衡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而來。

 

儘管現在該計劃已如加薩大部分地區一般淪為廢墟,但背後邏輯並沒有改變。隨著俄羅斯身為印度地緣政治夥伴的角色逐漸減弱、鄰國中國在中印爭議邊界持續蠶食,印度外交政策正在發生丕變也就不足為奇了。

 

(翻譯:吳巧曦,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India, Gaza, and the Drift from Non-Alignment》,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永慶房屋示警:房市交易平均每4件就有1件短期交易 買賣屋「貨比三家」有保障

 

永慶房屋用品牌廣告彰顯房仲核心價值「誠實」

 

房仲服務首重誠實與安心!永慶房屋真房價保證與三不政策 提供最完整保障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