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變革視角:世銀與IMF治理改革 強化國際金融體系效能

庫里巴利(Brahima Coulibaly)
●布魯金斯學會全球經濟暨發展項目副總裁

加尼姆(Hafez Ghanem)
●布魯金斯學會全球經濟暨發展項目客座高級研究員

阿貝丁(Wafa Abedin)
●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助理

 

改革布列敦森林(Bretton Woods)機構──國際貨幣基金(IMF)與世界銀行──的努力進展緩慢,但漸有進步。去年12月,IMF理事會批准成員國出資配額提高50%,那將降低對貸款資源的依賴。世銀也發布了一套雄心勃勃的「演進路線圖」,為使命、商業模式和融資方式的現代化設定路徑。這些都是令人歡迎的發展,但光是這些還不夠。關鍵在於改革這些機構的治理結構。

 

目前的治理結構賦予債權國家,主要是歐洲國家,特大號的發言權,但給新興市場及開發中國家的發言權卻遠遠不足,縱使這些國家在全球經濟與金融體系日益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這種情況屢見不鮮:眾人呼籲推動改革矯正這種失衡,包括聯合國祕書長古特雷斯在內。布魯金斯學會最新發布的研究報告就倡議改革IMF的配額分配公式,以及世銀的投票權制度。

 

但這類改革極可能艱難又費時。同時,按照公司治理最佳實務來改革IMF與世銀的理事會,則會使這些機構在勝任其宗旨方面有所進展。六大關鍵領域亟需改革。

 

第一,理事會必須重新定義。布列敦森林機構的理事每周開會數次,管理日常營運細節。對照下,大型企業的董事會大多維持某種督導的角色──專注於整體的策略,而非日常營運──每年開會四至六次。

 

第二種做法合理多了,IMF和世銀應予以採納。這意味理事會的焦點應轉向設定整體的目標(在國家與國際層級)、提供高階監管與指引,並且監督機構表現。這種改變可把營運效率不彰降到最低,並在理應做出客觀、技術性決定的事務上顯著降低政治干預的可能性。

 

除了重新界定理事會的權責之外,第二個改變應該是把IMF和世銀改革成兼職、非常任的理事制度。在催生這些機構的1944年布列敦森林會議上,經濟學家凱因斯便提出這麼做的理由,認為備受尊敬、十分勝任的非常任理事,既可給理事會帶來技能,也能提供有效運作所需的政治資本。

 

但並不是所有的與會者都贊同凱因斯的願景。其他人相信,全職的常任理事會有其必要 ,因為可對組織管理層與幕僚的技術性決策形成一股政治制衡力量,受到債權人─股東某種約束。這個陣營占上風,以致能力有限的小型開發中國家無法指派其一流人才代表他們。

 

這兩種改革也會製造機會為第三種重大轉變鋪路:明確界定理事會成員的權限和所需的最低資格門檻,以符合國際最佳實務。理事會成員應給IMF和世銀帶來豐富的技能、經驗以及政治資本。而且,他們不應扮演外交使節的角色,只代表一個或一群國家的狹隘利益;他們必須努力強化所服務的機構,並促進其使命的達成。

 

同理,布列敦森林機構領導人的遴選過程必須改變。目前的做法是政治考量凌駕能力,因為結果總是由美國人掌管世銀、歐洲人領導IMF。令人遺憾的是,純粹以能力為憑、不論國籍的做法,短期內就政治面而言並不可行。但藉由明確定義兩大機構領導人必備的資格條件,選舉過程可以朝選賢與能稍微(而且漸進式地)改進。

 

再者,世銀總裁與IMF總裁目前兼任理事會主席,不應如此。相反地,這兩種職務的責任應該明確劃分清楚。如此一來,理事會主席的職位即可由「南方世界」的代表出任。

 

最後,理事會成員應該擴充到包含二到四位獨立理事,代表民間企業和公民社會,畢竟他們在當今世界經濟扮演的角色比1944年重要多了。這些理事應在策略討論中扮演為計畫受益者發聲的角色,強調社會正義議題以及民間部門發展要務。

 

這個世界面對氣候變遷、社會極不公平、金融穩定潛在系統性風險、地緣政治緊張升高等威脅,此刻加強國際金融體系效能並提升其包容性比以往更重要。推動世銀與IMF的治理改革,是朝那個目標前進跨出的第一步。

 

(翻譯:余雅薇,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How to Govern the Bretton Woods Institutions Better》,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永慶房屋示警:房市交易平均每4件就有1件短期交易 買賣屋「貨比三家」有保障

 

永慶房屋用品牌廣告彰顯房仲核心價值「誠實」

 

房仲服務首重誠實與安心!永慶房屋真房價保證與三不政策 提供最完整保障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