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施塔(Sania Nishtar)
●全球疫苗免疫聯盟執行長
過去50年來,1.54億人因為接受常規接種疫苗而不會死於可預防的疾病,你很可能認識一個這樣的人,甚至你可能就是其中一人。事實上,綜觀過去半個世紀,我們很難找到比接種疫苗更有正面效益、或更能促進全球健康平等的公共衛生工具。
常規疫苗接種本來是富裕國家的專屬,不過,世界衛生組織會員國1974年做出重大決定,建立現在的擴大預防接種計畫(EPI),使全球各國均能實施常規疫苗接種。起初該計畫的重點是確保普及肺結核、白喉、百日咳、破傷風、小兒麻痺症和麻疹疫苗的接種,這些造成兒童死亡的疾病都可以被預防。時至今日,全球84%的兒童接種這6種疫苗,而1974年時僅有5%。
然而,進展得來不易。疫苗覆蓋率在1980年代快速提高,這股動力卻在1990年代消失。主要原因是低收入國家缺乏維持預防接種計畫運作的資源和基礎建設。再者,當時的疫苗市場四分五裂且功能失調,各國仰賴少數製造商,而需求不確定也阻礙新成員加入。
這正是全球疫苗免疫聯盟(Gavi)派上用場之處,成立於2000年的Gavi,旨在結合公部門和私部門的力量,想法是藉由建立新的合作關係,該聯盟可以在低收入國家和邊緣化社群推廣更多種傳染病的疫苗。
幾十年來,Gavi不僅幫助保護超過10億名兒童,在78個國家將其兒童死亡率減半,還兌現龐大的經濟效益。與此同時,大部分受Gavi支持的國家,持續增加疫苗接種工作的資金,將這類計畫維持在更穩定的狀況,並提供其他公衛服務的切入點。
EPI屆滿50週年之際,此時慶祝因常規疫苗接種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並讚揚常在苛刻環境下為實現EPI目標而投入大量心力的公共衛生人員,再也適當不過了。但這同時也給我們機會,思考下一步該怎麼做。我們估計,低收入國家約有1/10兒童沒接受常規疫苗接種,這些「零劑」兒童通常生活在受戰亂而逃亡的貧困族群,或是衛生體系極為脆弱,無法提供基礎醫療照護的國家。
這方面能否獲得進展,取決於我們能否獲得邊緣化社群的信任。這解釋了為什麼我自3月接任Gavi執行長以來,第一優先要務就是確保Gavi所作所為,符合我們所服務社群及國家的需求、經驗。
在暴力衝突、地緣政治緊張和氣候變遷成為頭條新聞的今天,EPI週年紀念也應提醒我們,只要一起努力就可以達到改變世界的結果。每次疫苗接種都帶來更美好、更健康未來的希望;而在免疫新紀元的此刻,我們有理由感到樂觀。
舉例來說,2022年起,接受人類乳突病毒(HPV)疫苗保護的人數創下新高,該疫苗可預防造成子宮頸癌的主要病因。再來,我們訂下宏偉的目標,在2025年底時,希望在接受Gavi支持的國家為8600萬名女孩施打HPV疫苗。本周又有3個非洲國家將和布吉納法索、喀麥隆一起施打全球第一款瘧疾疫苗,這在幾十年前是看似不可能的進展。
疫苗的前景似乎更光明。人類自古以來就受肺結核所苦,但肺結核疫苗有望在2030年以前問世。展望未來,我們甚至可能目睹透過可溶性微陣列貼布施打疫苗,而不再用注射器的那天。
自世界衛生組織啟動EPI以來的半個世紀裡,全世界在施打疫苗的重大議題上,已有令人驚豔的合作能力。在政治兩極化、全球破碎化的今天,我們必須致力於下一個讓世界變得更好的50年。
(翻譯:潘柏廷,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Fifty Years of Immunization Success Call for 50 More》,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