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地緣視角:莫迪訪俄制中 收割外交獨立性戰略利益

錢勒尼(Brahma Chellaney)    2024年07月12日 07:00:00

錢勒尼(Brahma Chellaney
印度前國安會顧問
新德里「政策研究中心」戰略研究教授
柏林Robert Bosch學院研究員

 

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五年來首次出訪俄羅斯,突顯印度對雙邊關係的戰略重視。印度領導人認為,這種關係對於平衡外交政策至關重要──尤其是在印度似乎(至少在某些人看來)一點點向西方傾斜之際──並為印度提供了對抗中國的戰略籌碼

 

俄羅斯和印度從2000年開始舉行年度峰會。在2021年俄羅斯總統普丁訪問新德里之後,莫迪本應於2022年回訪莫斯科,但因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引發美國及其盟邦祭出史無前例的制裁後,莫迪便一再延後訪問行程(2022年烏茲別克舉行上海合作組織峰會時,莫迪曾與普丁會晤,並告訴俄羅斯領導人現在不是發動戰爭的時候)。

 

儘管西方已竭盡全力,但俄羅斯如今顯然沒有被國際孤立,經濟也未陷入困境。因此上個月以些微優勢贏得第三個任期後,莫迪宣布將踏上延宕已久的莫斯科之行。莫迪此行的目的並不是站在俄羅斯這一邊;相反的,在上月於義大利舉行的七大工業國集團會議上,他擁抱了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還進行了雙邊會談。更準確的說,莫迪力圖強調印度的外交政策獨立性,並試圖從更緊密的印俄關係中獲取戰略利益。

 

印俄關係可以追溯到1971年,也是印度最脆弱的時候。當時巴基斯坦軍方試圖鎮壓東巴基斯坦(即現在的孟加拉)的獨立運動。多達300萬孟加拉平民(主要是被巴基斯坦穆斯林軍隊挑出來的印度教徒)遭到屠殺,20多萬婦女被送入強姦營,約1000萬人逃往印度。

 

美國在這場大屠殺中的角色可不僅僅是同謀。尼克森(Richard Nixon)政府非但沒有打壓巴基斯坦軍事獨裁者葉海亞汗將軍(Yahya Khan),反而與其維持友好關係以推動美國在亞洲的利益。當葉海亞汗的軍隊在東巴基斯坦進行種族滅絕時,尼克森卻派他的國家安全顧問季辛吉(Henry Kissinger)從巴基斯坦前往北京,進行了後來世人皆知的秘密訪問,並藉此促成尼克森在1972年2月訪問中國。

 

白宮一次會議上,季辛吉將「秘密」訪中外交的成功歸功於葉海亞汗,他冷血的開玩笑說:「自從上次印度教徒大屠殺以來,葉海亞汗就沒有這麼開心過了!」而尼克森則在季辛吉關於此次危機的備忘錄中寫到:「致全體人員:這段時間不要給葉海亞汗施壓。」

 

事情還沒完。為了阻止孟加拉獨立,尼克森向中國施壓要求開闢一條針對印度的軍事戰線。根據解密的白宮錄音帶文件,季辛吉負責慫恿中國向印度邊境調兵,尼克森甚至告訴季辛吉說印度需要一場「大饑荒」。

 

面對這種敵意,印度總理英迪拉·甘地(Indira Gandhi)與克里姆林宮締結友好條約。當印度軍隊最終介入並幫助孟加拉在13天的迅速行動後取得獨立時,該條約的安全條款有助於阻止中國開闢反印度的戰線。

 

對此,尼克森隨即表示不滿:美國在印度南端附近海域,部署一支具備核打擊能力的海軍特遣艦隊,藉此展現武力以限制印度軍隊介入的程度。這種砲艦外交促使印度於1974年進行首次地下核子試爆,而美國的回應則是對印度實施技術制裁,並且持續30年之久,與此同時,美中兩國還幫助巴基斯坦打造自己的核彈

 

如今印度與美國之間的聯繫比俄羅斯更為深入和廣泛,但尼克森的「對華開放」政策仍然困擾著雙邊關係。美國數十年來幫助中國經濟崛起的政策,不僅為自己製造有史以來最大的戰略對手,還迫使印度面對一個正積極爭取區域霸權的強大軍事仇敵,具體表現之一就是兩國在喜馬拉雅山地區的軍事對峙,如今已進入第五個年頭

 

這也是印度努力加強與俄羅斯關係的一個主要動機,印度認為俄羅斯可以制衡中國,畢竟橫跨11個時區的俄羅斯,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蘊藏、龐大的核武庫、日益增強的太空實力以及聯合國安理會的否決權。此外,俄羅斯和中國是天生的勁敵,兩國在中亞、東北亞和北極地區的利益有著尖銳的分歧,且各自將這些地區視為戰略後院的一部分。

 

即便如此,俄羅斯和中國近年來愈走愈近,這在很大程度上應歸咎於美國。這種權宜的聯盟──也就是普丁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所說的「無上限夥伴關係」──不僅加速負荷過重的美國相對衰落,也削弱印度的安全。中國已經利用其作為俄羅斯經濟命脈的地位,獲得俄國以往只出售給印度的先進軍事技術。事實上,從烏克蘭戰爭中獲利最多的國家非中國莫屬。

 

因此必須要有人分化中俄。在美國不願帶頭的情況下,印度有責任說服俄羅斯不要與中國走得太近,幸運的是,這並非不切實際的主張:雖然俄羅斯在爆發戰爭時,立即向北韓提供軍援的承諾並非好消息,但與這個跟中國漸行漸遠的附屬國簽訂新的防務條約,表明普丁有意願制定屬於自己的路線。

 

印度的第一步必須是努力斡旋結束烏克蘭戰爭,這將使美國能夠集中精力加強印太地區的安全形勢,從而提高台灣生存的機會。

 

(本篇翻譯由PS官方提供,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The China Factor in Modi's Mission to Moscow》,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永慶房屋示警:房市交易平均每4件就有1件短期交易 買賣屋「貨比三家」有保障

 

「先誠實再成交」是真的! 永慶房屋推出獨家「誠實安心認證」保障消費者權益

 

房仲服務首重誠實與安心!永慶房屋真房價保證與三不政策 提供最完整保障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