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AI視角: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不讓國安成恐懼的總和

奈伊(Joseph S. Nye, Jr.)    2024年08月06日 07:00:00

奈伊(Joseph S. Nye, Jr.)
●阿斯本戰略小組聯席主席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
●美國國防部前助理部長

 

 

人類是製造工具的物種,但我們能控制自己創造的工具嗎?當1940年代奧本海默(Robert Oppenheimer)等物理學家研發出第一種核分裂武器時,他們擔心自己的發明可能會毀滅人類。雖說這種狀況迄今尚未發生,但控制核武始終是一大挑戰。

 

如今許多科學家將人工智慧(AI)——能夠讓機器執行通常需要人類智慧才能完成任務的演算法和軟體——視為同樣具有變革性的工具。就像以往那些通用技術,AI具備行善與作惡的巨大潛力。在癌症研究中,AI只需幾分鐘就能對一批研究案例進行梳理並做好摘要,而人類團隊則需要花幾個月時間才能完成。AI還能可靠地預測蛋白質折疊的模式,而人類研究人員則得耗費數年。

 

但AI也降低了那些偏激人士、恐怖分子和其他惡意行為者造成傷害的成本和門檻。正如蘭德公司近期發布的一項研究警告,「復活一種類似天花的危險病毒,邊際成本可能只需10萬美元,而研發一種複雜的疫苗或許要花費10億美元以上。」

 

此外,一些專家擔心先進的AI會比人類更聰明,進而控制我們而不是被我們所控制。至於需要多久才能開發出這種超級智慧型機器(亦即人工通用智慧),外界的估計從幾年到幾十年不等。但無論如何,當今這個狹義AI不斷增加的風險,已經需要我們給予更多關注了。

 

40年來,(由前政府官員、學者、商界人士和記者組成的)阿斯本戰略小組,每年夏天都會聚焦一個重大的國家安全問題。之前的集會討論過核武、網路攻擊和中國崛起等議題,而今年我們把焦點放在AI對國家安全的影響,檢視其益處和風險。

 

其中的好處包括AI能爬梳海量的情報資料,強化早期預警系統,改進複雜的物流體系,檢查電腦代碼以提高網路安全。但也有一些重大風險,例如自主武器的改良、演算法程式的意外錯誤以及敵對AI可能削弱網路安全等。

 

中國一直對廣泛的AI軍備競賽進行大量投資,還擁有一些結構性優勢。AI的三個關鍵資源是訓練模型的資料,開發演算法的優秀工程師以及運算能力。中國在取得資料方面幾乎沒有法律或隱私限制(雖然意識形態限制了某些資料集),還擁有大批聰明的年輕工程師,而最落後於美國的領域則是為AI提供運算的先進微處理晶片。

 

美國的出口管制措施,限制了中國取得這些先進晶片以及製造晶片的荷蘭光刻機。阿斯本的專家一致認為,中國在這方面落後美國一到兩年,但情況隨時可能發生變化。儘管拜登總統和習近平去年秋天會面時,同意就AI展開雙邊討論,但專家對於AI軍備控制的前景並不樂觀。

 

自主武器構成了特別嚴重的威脅。在聯合國十多年的外交斡旋下,各國仍未能就禁止自主致命武器達成協議。國際人道法要求軍隊區別對待武裝戰鬥人員和平民,而五角大樓長期以來要求在發射武器之前,必須有人參與決策環節。但在某些情況下──例如防禦來襲的飛彈時──並沒有讓人類進行干預的時間。

 

由於情況千差萬別,人類必須(在代碼中)嚴格定義武器可以和不可以做什麼。換句話說,應該有一個人在「決策環之上」而不是在「決策環之中」。這不只是臆測性的問題,在烏克蘭戰爭中,俄羅斯就對烏克蘭軍隊的信號進行干擾,迫使烏軍修改設備的程式設計,自主決定何時開火。

 

而AI最令人恐懼的危險之一是應用在生物戰或恐怖主義。當各國於1972年同意禁止生化武器時,各界普遍認為這類武器不會派上用場,因為可能有「反殺」己方的風險。但隨著合成生物學的發展,有可能研發出一種只摧毀某一群體而不影響另一群體的武器。又或者某個恐怖分子拿到實驗室的生化武器,只想盡可能殺死最多人,正如1995年末日教派日本歐姆真理教所做的──儘管他們使用的是無傳染性的沙林毒氣,但現代那些類似組織,可能會使用AI開發傳染性病毒。

 

以核技術來說,各國於1968年達成禁止核武擴散條約,目前已有191個締約國,國際原子能總署會定期檢查各國的能源項目,以確認其僅用於和平目的。儘管冷戰期間競爭激烈,但幾個主要核技術國家在1978年同意,對最敏感的設施和技術知識採取出口限制。雖然兩者技術有明顯差異,但這種先例為AI提供了某些操作路徑。

 

科技的發展速度比政策或外交更快(尤其是在由私營部門的激烈市場競爭所推動時),這是不爭的事實。如果說今年阿斯本戰略小組會議有得出一個主要結論,那就是政府需要在這方面加快步調。

 

(本篇翻譯由PS官方提供,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AI and National Security》,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永慶房屋示警:房市交易平均每4件就有1件短期交易 買賣屋「貨比三家」有保障

 

「先誠實再成交」是真的! 永慶房屋推出獨家「誠實安心認證」保障消費者權益

 

房仲服務首重誠實與安心!永慶房屋真房價保證與三不政策 提供最完整保障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