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勒尼(Brahma Chellaney)
●印度前國安會顧問
●新德里「政策研究中心」戰略研究教授
●柏林Robert Bosch學院研究員
由孟加拉學生主導、伊斯蘭主義者支持的暴力抗議,推翻了總理哈西娜(Sheikh Hasina)的政府,而被視為其所屬政黨「人民聯盟」(Awami League)的支持者,尤其是該國日益減少的印度教少數群體,則是頻傳遭到暴力攻擊。在鄰國緬甸陷入暴力衝突、巴基斯坦和阿富汗邊境地區仍是跨境恐怖主義溫床之際,孟加拉繼斯里蘭卡政府垮台之後陷入政治動盪,是印度這一區域大國最不想看到的事情。
南亞要維持長久的政治穩定需要鞏固民主制度,但這並非易事。除了印度之外,整個地區仍被長期的專制傳統和集權所控制,例如在位超過15年的哈西娜已經變得專制。在這種背景下,民眾的民主訴求更可能引發暴力和政治混亂,而非平穩的政治過渡。
正如哈西娜的例子所顯示的,專制領導人不一定能在面對民眾挑戰時倖存下來。以2022年席捲斯里蘭卡的混亂局面為例,當時嚴重的經濟危機引發民眾群起抗議拉賈帕克薩兄弟的家族王朝政權,儘管總統戈塔巴雅.拉賈帕克薩(Gotabaya Rajapaksa)像哈西娜那樣,一開始就採取暴力鎮壓,但他的對手實在太強大了,最後他也像哈西娜一樣,不得不放棄抵抗並倉皇出逃,甚至來不及正式辭職。斯里蘭卡的抗議群眾隨後佔領了總統府,就像孟加拉的暴民洗劫了哈西娜的豪華官邸一樣。
然而當一個獨裁者被推翻時,接管政權的往往不是民主政府而是軍隊,雖然表面上會蓋著一層民治的遮羞布。孟加拉也不例外,自1971年獨立戰爭以來,軍隊已經試圖發動過至少20次政變,並在1975年暗殺民望極高的開國領袖拉赫曼(Sheikh Mujibur Rahman)之後,有過好幾段長時期的統治。
而作為拉赫曼的女兒,哈西娜曾因成功控制軍隊(和伊斯蘭主義者)得以脫穎而出,直到上周,軍方將領拒絕鎮壓示威者,不再繼續挺她,促使她逃往印度,並建立一個由數名幾乎對國家事務毫無經驗的平民「顧問」組成的臨時政府。
當然有些南亞國家在建立民主方面有所進展,特別是不丹,在一位樂見從傳統君主制轉向議會制的仁慈國王支持下,穩步推進民主轉型,今年稍早,該國第四次大選也推舉出一個反對黨上台執政。
但光靠選舉──即使是競爭性的──並不能保證賦權於民眾或遵守憲法規則,尤其是在軍隊掌握決定性權力的情況下。以今年稍早舉行選舉的巴基斯坦為例,軍方偏好的候選人夏立夫(Shehbaz Sharif)再次擔任總理,但他的政府能否生存下去完全取決於巴國實際上的統治者、軍事首長的意願。在確立法治、權力凌駕於憲法之上者受到明確限制之前,民主進展仍處於有限且可以逆轉的狀態。
緬甸對此有著痛苦的體會。自1948年獨立以來,軍方一直主導政局,2015年才開始將權力移交給一個新生的平民政府,令人期盼會有民主的未來。但6年之後,軍隊在2021年2月再次發動政變。不過,這次軍方遭到更激烈的抵抗,一些接受美國「非致命援助」的武裝叛亂團體,正擴大佔領範圍,軍政府因而增加了懲罰性空襲和炮擊。
暴力和人道危機惡化,正加劇動盪對外擴散。到目前為止,已有超過3.2萬名欽族人在印度米左拉姆邦尋求庇護,上萬人逃往曼尼普爾邦,並激化了當地的族群衝突。同時前來印度避難的不僅是欽族人,當局還收留了數百萬來自孟加拉的非法移民,而隨著絕望的印度教徒逃離伊斯蘭主義者的襲擊,他們的人數還會進一步增加。
在安全風險方面,移民問題僅僅是個開始。馬爾地夫的政治動盪始於2012年,當時的民選總統在伊斯蘭激進分子的槍口下被迫辭職,也讓中國得以在印度的海上後院站穩腳跟。今年中國與馬爾地夫簽署一項軍事協議,借此將一艘巨型海洋研究船停泊在馬爾地夫一個港口。與此同時,伊斯蘭激進分子正在擴大其民意基礎,在該島建立「伊斯蘭國」 和「基地」組織的分支機搆。
日益加重的經濟壓力使安全風險進一步升高。近年來巴基斯坦一再向國際貨幣基金尋求紓困,而哈西娜被推翻可能讓孟加拉一度繁榮的經濟陷入艱困,因為該國的外匯存底正迅速減少。這一切都不利於區域繁榮,只要南亞國家仍飽受政治不穩定之苦,就難以實現強勁且永續的經濟成長。
維護政治穩定和推動民主化的難度,在尼泊爾也看得見。這個與印度有著密切文化和歷史聯繫的國家,16年來第14屆政府在上個月宣誓成立,由親中馬列政黨的四屆總理奧利(K.P. Sharma Oli)領導。曾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因發動反政府戰爭而入獄多年的奧利,成為該國五年來第五位政府領導人,而他的前任則是前毛派游擊隊員達哈爾(Pushpa Kamal Dahal)。
這一切都讓印度陷入困境,它必須儘量減少鄰國政治和經濟不穩定的外溢效應,同時在這個動盪區域之外,尋求建立經濟和策略夥伴關係。
(本篇翻譯由PS官方提供,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South Asia's Deepening Political Turmoil》,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