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勒尼(Brahma Chellaney)
●印度前國安會顧問
●新德里「政策研究中心」戰略研究教授
●柏林Robert Bosch學院研究員
大國競爭再次成為國際關係核心之際,民主國家一直依靠秘密外交手段塑造或左右弱國的政權,包括支持或協助政權更迭。在威權主義抬頭之際,這些努力不但沒有在全球範圍內推動民主,反而加劇了民主的脆弱性。
可以肯定的是,當地軍隊仍然是政權更迭的主要動力,無論是否有外部支持。例如巴基斯坦軍方就在2022年重新確立其對政府的傳統主導地位,策劃推翻了總理伊姆蘭汗(Imran Khan)。在孟加拉,軍方最近利用學生領導的暴力起義,迫使總理哈希納(Sheikh Hasina)流亡,隨後成立了由諾貝爾獎得主尤努斯(Muhammad Yunus)領導的臨時文人政府。
外部勢力也常在推動政權更迭方面發揮關鍵作用,只是這些機制仍然模糊不清。由於這些戰略上的陰謀詭計很少會留下政治痕跡,干預國可以貌似有理地否認參與其中,讓獨立分析人士難以分辨虛實。
儘管如此,通常還是很容易看出外在勢力的影響力來源,例如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貿易經濟體和開發中國家官方債權國。雖然中國貸款協議的細節遠非透明,但該國在提供資金時,無疑附加了多項增加對借貸國影響力的條款,甚至有可能將借貸國推入損害其主權的債務陷阱。
就美國而言,它主導國際金融架構,對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傳統貸款機構享有相當大的影響力,也發行世界主要儲備貨幣。憑藉這些槓桿,美國擁有獎勵或懲罰各國的巨大權力,包括實施各類令人痛苦的經濟制裁。
長期以來,美國一直被指控、有時也承認協助推翻或扶植外國政權,包括干涉選舉或援助起義,例如一些前蘇聯國家的「顏色革命」。有些人甚至聲稱,美國最近施力推翻巴基斯坦的總理和孟加拉的總理,儘管美國官員對此矢口否認。
問題在於像美國這樣的民主國家,究竟希望透過推動政權更迭達到什麼目的。答案不可能是持久的民主突破,因為這種突破很少在民間起義之後出現。這些國家反而可能面臨政治不穩定、社會混亂和經濟瓦解。孟加拉無疑就是這種情況,該國目前正在遭遇混亂和暴力,暴民燒毀工廠、醫院、旅館和住宅。
一個更有可能、證據也更充分的解釋是,西方列強正在透過支持「友好」政權和趕走 「不友善」政權,以謀求自身地緣政治和經濟利益。政權的民主成色高低在這裡似乎並不重要,儘管西方列強確實更希望有一面民主的幌子。
這也就解釋了為何軍事接管之後,往往會舉行選舉或成立一個孟加拉國這樣的文人政府:軍方領導人希望加強新政府的國際合法性,並在許多情況下保留獲得西方財政援助的機會。畢竟美國法律規定,一個國家發生政變後,就必須切割對其援助。2021年,緬甸軍政府重新掌權後,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政府就對該國實施了嚴厲制裁,後來又開始向反軍政府勢力提供非致命性援助。
然而,美國領導人在決定將哪些軍事接管列為「政變」時,態度極為謹慎。在過去15年中發生的二十多起軍事政變或間接接管中,約有一半沒有受到美國譴責,因為美國認為這些更迭有利於其區域利益。從這個意義上而言,美國常在地緣政治的祭壇上犧牲民主。
僅靠選舉並不能保證民眾獲得賦權或遵守憲法規則,即使是競爭性的選舉亦然,尤其是在軍方掌握決定性權力的情況下。雖然國際社會可能會積極看待文人政府(即使它只是軍方繼續控制的幌子),但在國內仍不具有合法性,就算政變者脫下軍裝改頭換面成為「文人」領導人,例如,泰國陸軍司令在2014年奪權後的做法。 (他擔任該國的「文人」總理,一做就是九年)。
民主正在全球消退。許多人的政治權利和公民自由都受到侵蝕。即使那些世界領先的民主國家也面臨公眾對政府信任度低和政治兩極化的嚴重問題。如今封閉專制國家的數量已經超過了自由民主國家。西方大國接受或容忍軍事統治的做法只會加速這一趨勢,即使這些統治掛著人民的招牌。
(本文翻譯由PS官方提供,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The West's Stealthy Assault on Democracy》,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永慶房屋示警:房市交易平均每4件就有1件短期交易 買賣屋「貨比三家」有保障
「先誠實再成交」是真的! 永慶房屋推出獨家「誠實安心認證」保障消費者權益
房仲服務首重誠實與安心!永慶房屋真房價保證與三不政策 提供最完整保障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