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糧食視角:消除飢餓首要之務 建立食品價格衝擊緩衝機制

韋伯(Isabella M. Weber)

● 麻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經濟學副教授

● 著有《中國如何躲過震撼治療:市場改革辯論》( How China Escaped Shock Therapy: The Market Reform Debate,暫譯)

戈什(Jayati Ghosh)

● 麻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經濟學副教授

捷恩(Sudeep Jain)

● 麻薩諸塞大學博士後研究助理

 

在計畫於2030年前實現的17個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中,消除飢餓曾被視為最容易實現的目標。但過去15年在改善糧食取得方面的進展,卻在新冠疫情和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付諸東流。儘管全球農產品產量完全可以滿足所有人的營養需求,然而糧食不安全狀況卻極為嚴峻且不斷加劇,甚至在富裕國家也是如此。尤其令人擔憂的是低收入國家的飢餓人口數正大幅增加。

 

糧價飆升是導致這種破壞性逆轉的原因。更糟糕的是,這一類衝擊可能隨著氣候變遷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而進一步增加。而今年和2025年起,分別由巴西和南非擔任主席國的20國集團必須制定新的穩定方案以應對這些風險。

 

雖然全球糧食價格已從2022年的高峰回落,但許多國家的糧價卻仍居高不下或持續上漲,同時最劇烈的漲幅往往出現在那些最貧困的經濟體。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在2023年9月公布的糧食物價指數較前一年下降了約11.5%,然而低收入國家的同期平均食品價格則上漲了30%,有鑑於這些國家的人們需要拿出30-60%的可支配所得去購買食品,這情況委實堪憂。

 

儘管全球農產品價格趨於平穩,但南方世界(Global South)食品價格持續上漲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貨幣貶值,這導致進口食品和燃料更加昂貴。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資本在已開發經濟體量化寬鬆政策的推動下大量湧入發展中國家,但隨著歐美升息,資本外流趨勢近年出現逆轉。這些資本外流削弱了發展中國家的貨幣,迫使其央行提高利率,甚至不惜承擔引發經濟衰退的風險。同時升息導致償債成本增加,消耗了這些國家的外匯儲備,進而降低了其進口糧食採購能力。

 

開發中國家對全球大宗商品和資本市場的依賴,削弱了它們確保糧食安全的努力。為因應此問題,已開發和開發中經濟體應共同制定旨在監管金融和大宗商品市場以及解決主權債務問題的國際策略。即使沒有這種合作,開發中國家也可以透過建立夥伴關係來減少這種依賴性的破壞性影響,從而累積一些必需大宗商品的緩衝庫存,並協調各類資本帳管理政策。

 

某些主食(尤其是穀物)的公共緩衝庫存有助於防止分別傷害消費者和農民的物價暴漲和收購價暴跌。包括印度和中國在內的一些國家長期以來都使用緩衝庫存進行此類反週期公開市場操作,並保障緊急情況供應。緩衝庫存的另一個好處是它允許政府制定一些鼓勵永續耕作方式和作物多樣化的公共採購政策。

 

那些缺乏財政空間來建立​​大量緩衝庫存的國家可以與區域夥伴合作建立聯合庫存。例如作為非洲大陸最大經濟體的南非就可以與非洲聯盟合作主導建構一個區域緩衝庫存倡議。

 

開發中國家也應考慮實施宏觀審慎和資本帳管理政策以穩定資本流動。此類政策可包括限制外國投資當地金融資產,並設定最短鎖定期限,對流入資金實施儲備金要求,並對國內和國外資產持有採用不同稅率。曾在1990年代成功運用過此方法的南方世界國家政府如今應再做一次。

 

由於通膨下降,那些富裕國家的央行已經開始降低利率。預計因此產生的全球流動性增加,應有助於推行資本帳管理政策,但鑑於當前金融情勢較為緊張,此時推行這類政策可能會加劇資本外逃。此外,開發中國家如能在資本帳管理方面進行協調而非各自為政,那就有望減少遭遇各大全球金融中心的強烈抵制。作為中等收入大國的巴西和南非完全有能力在這方面帶頭做出努力。

 

最後,必須對主要位於美國和歐洲的大宗商品市場實施更嚴格監管。這些國家的政府應該要求所有大宗商品交易都在受監管的交易所內進行,對個人交易者執行嚴格的資本和保證金要求以及持倉限額。它們還應該消滅“掉期交易商漏洞”,限制那些對生產商或消費者不感興趣的投資者在大宗商品市場進行投機。

 

除了要求已開發經濟體對金融監管進行此類改革外,開發中國家還應考慮對商品期貨市場進行系統性、協調的干預以補充其緩衝庫存措施。這類措施將抑制投機活動,進而減少干預實體市場所需的糧食儲備量。

 

20國集團中的開發中國家都對糧食不安全所帶來的嚴重威脅有著深刻體會,而巴西和南非的輪值主席國身份,則為這一認識向全球行動的轉化提供了契機。

 

(本文翻譯由PS官方提供,責任編輯:國際中心)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Building a Buffer Against Food-Price Shocks》,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永慶房屋示警:房市交易平均每4件就有1件短期交易 買賣屋「貨比三家」有保障

 

「先誠實再成交」是真的! 永慶房屋推出獨家「誠實安心認證」保障消費者權益

 

房仲服務首重誠實與安心!永慶房屋真房價保證與三不政策 提供最完整保障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