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 (Gordon Brown)
●英國前首相
●聯合國全球教育特使兼「教育不能等」高層督導小組主席
今年8月,14個非洲最貧窮國家與國際組織和民間企業攜手,向世界衛生組織(WHO)新一輪的投資回合捐贈了4500多萬美元,這新一輪投資回合旨在募集71億美元的自願性捐款,以彌補WHO未來四年的資金缺口,改善基礎醫療,並建立一支更強大以及訓練有素的醫療人力。
在氣候變遷衝擊、大流行病和人口快速老化的情況下,世衛估計其募款努力可在未來四年內額外拯救4000萬人生命。非洲開發銀行(African Development Bank)已承諾提供1000萬美元,而衣索比亞、尼日等國家也各承諾提供200萬美元。本月初,世衛組織東南亞地區的會員國和合作組織——包括印度、印尼、北韓和斯里蘭卡等,認捐了3.45億美元。
這衍生出一個重要的問題:如果像查德這樣的低收入國家和象牙海岸這樣的中低收入國家都能夠貢獻自己應盡的一份力量,那麼較富裕的國家是否會挺身而出、公平地分擔一部分金額呢?
世衛向大約1.66億人提供了重要援助,這些人口分布在烏克蘭、阿富汗、葉門、敘利亞、南蘇丹和剛果民主共和國等衝突地區,WHO急需更穩定和可預測的資金。否則,世衛應對戰爭、疫情、饑荒、旱災和洪患造成的健康危機的能力將受到嚴重限制,導致數百萬人無法獲得所需的緊急醫療援助。世衛還必須在貧困國家持續努力,因為這些國家有數十億人口無法定期獲得醫療服務。為了因應這些不斷變化的需求,新一輪IR的募款目標(71億美元)僅占全球每年9兆美元醫療開支的0.1%。
世衛在二戰後成立時,會員國提供了靈活的資金,允許世衛進行長期規劃。但如今,該組織的預算只有20%是確定有保障的,其餘的經費則依賴自願性捐款,而且往往是指定用途的捐款,因而限制了世衛的效能。即使世衛正在進行體制改革,新一輪的投資募款對於確保擁有靈活的資金、以利推動未來四年戰略仍至關重要。
如果說新冠肺炎( COVID-19) 讓我們學到了什麼教訓,那就是健康緊急事件不分國界,下一次全球大流行病的發生只是時間的問題,而非是否會發生的問題。令人震驚的是,隨著全球健康威脅日益頻繁和嚴重,未接種疫苗的兒童人數在現代史上首次上升,讓兒童再次暴露於致命疾病的威脅中。此外,傳染病已重新成為過早死亡的主要原因。
氣候危機無疑也是一場日益嚴重的健康危機,預計未來將有數百萬人因營養不良、癌症、瘧疾、空氣汙染以及極端氣候事件而喪生。此外,抗生素抗藥性(antimicrobial resistance)這一個「沉默的流行病」每年導致500萬人死亡,並有可能扭轉過去一個世紀以來的醫療進展。
在此背景下,全世界都在努力應對嚴重的心理健康危機。隨著我們對心理疾病有了進一步理解,我們發現這些疾病的普遍程度遠超過之前想像。值得注意的是,全世界每年有超過70萬人自殺身亡。
雖然有140個國家的憲法將健康列為基本人權,但仍有超過40億人無法獲得基本的醫療照護,以致於他們非常脆弱,根本禁不起生病的代價。因此,投資醫療保健是我們能擁有的最保險做法。結果不言而喻:投資於世衛的每1美元都能在改善健康成果方面帶來35美元的顯著回報。但是,世衛的 194 個成員國,平均每個國家每個人每年僅貢獻 0.3美元維持世衛運作。
要讓世衛能夠迅速有效地應對下一次大流行病,縮小資金缺口至關重要。世衛的目標是募集71億美元的資金,其中16億美元將用於擴大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的醫療保健,相當於全球30億中產階級每人每年僅須捐出0.13美元。
如果能在未來四年獲得充分的資金,世衛就可以應對性別健康差距的問題,像是解決產後大出血的問題,這是孕婦死亡的主因,而每年因性別健康差距造成的生命損失高達7500萬年。這些資金還將加快推動消除子宮頸癌的全球策略。此外,這些資金也將用於資助世衛的「心理健康特別倡議」,讓 10億名心理健康患者得到資助。
總之,為世衛未來四年的工作計畫提供充分資金,可以在2028年之前,防止4000萬人死亡,其中750萬人死於氣候相關因素,650萬人死於非傳染性疾病,500萬人死於傳染性疾病。此外,它還可以改善60億人的健康狀況,並為50億人因自付費用過高面臨經濟困難的病患提供醫療照護。
過去數十年的經驗顯示,由世衛主導的國際合作可以達成諸多目標。全球合作成功根除了天花,對抗抗肺結核病有成,並在20年內將愛滋病毒( HIV) 死亡率降低了70%。僅在過去五年,我估計就有25個國家至少消除了一種熱帶性疾病,讓世衛決定擴大努力,預計消除30種傳染病。
大家不妨想像一下,我們在未來四年能取得什麼成就?一個資金充裕的世衛組織可以保護世界免受健康緊急情況的影響、減少性別之間的健康差異、消除更多的疾病、縮小心理健康治療的差距、對抗抗生素的抗藥性,並確保世界各地流離失所的人口能夠獲得基本的醫療服務。
儘管我對這些目標仍抱有希望,但能否實現這些目標取決於能否縮小目前的資金缺口。面對馬丁路德.金恩所說的 「當下的迫切性」,不容我們再等待了。
(翻譯:張瑩 責任編輯:國際中心 )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Investing in the WHO Will Yield Outsize Returns》,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永慶房屋示警:房市交易平均每4件就有1件短期交易 買賣屋「貨比三家」有保障
「先誠實再成交」是真的! 永慶房屋推出獨家「誠實安心認證」保障消費者權益
房仲服務首重誠實與安心!永慶房屋真房價保證與三不政策 提供最完整保障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