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擺脫中等收入陷阱變容易了?還是這一直都比以往想像中更容易,或是這陷阱根本就不存在?
~南韓國立首爾大學經濟學教授 李根(Keun Lee)
「中等收入陷阱」(middle-income trap)一詞指的是快速成長的開發中經濟體在達到高收入水平之前就喪失發展勢頭的趨勢。而這個由世界銀行經濟學家吉爾(Indermit Gill)和布魯金斯學會的哈拉斯(Homi Kharas)於2007年首次提出的概念,之後也成為了經濟學家們激烈爭論的議題。
雖然一些學者質疑這陷阱的存在,但不可否認的是許多中等收入國家一直無法順利加入已開發經濟體的行列。世界銀行2013年的一項研究發現,在1960-2008年間101個中等收入經濟體中只有13個成功躍進升級,其中包括日本、「亞洲四小龍」(香港、新加坡、南韓和台灣)以及西班牙、希臘和葡萄牙等歐洲外圍經濟體。
去年8月發布的世界銀行年度《世界發展報告》再度引發了討論。令人驚訝的是,該報告認定,在1990-2022 年間有34個經濟體擺脫中等收入陷阱,取得了高收入地位。這一擴大的群體包括智利和烏拉圭等拉丁美洲國家、波蘭和羅馬尼亞等中東歐國家、波羅的海三國以及沙烏地阿拉伯和阿曼等中東海灣地區國家。
更新後的名單提出了一個根本問題:是擺脫中等收入陷阱變容易了?還是這一直都比以往想像中更容易,或是這陷阱根本就不存在?答案可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明,因為過去幾十年來,確定經濟體發展狀況的各項標準發生了變化,定義高收入的門檻也逐漸降低了。
例如,世界銀行在2024年將高收入國家定義為人均國民總收入超過13,845美元的國家,大約相當於美國人均國民總收入的20%。這與2012年的標準相比有所下降(當時的標準相當於美國的24%),而1990年的標準是7,620美元,相當於美國的30%。這些標準的變化有助於解釋那些早期報告為何會將較少的國家歸類為高收入國家。
將一個人均國民總收入只有美國1/5的國家列為高收入國家,凸顯了世界銀行定義方法的缺陷,因為它未能考慮物價和購買力這類可以更準確反映實際生活水平的指標。
在這方面,馬來西亞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2023年馬來西亞的人均GDP(折算為當時美元)為12570美元,未達到高收入門檻。然而以購買力平價(PPP)調整後,其人均GDP則相當於美國水準的45.5%,反映出其明顯較高的生活水準。相較之下,被列為高收入經濟體的智利2023年的人均GDP為16816美元,但以購買力平價調整後的收入僅為美國的36%。
換言之,基於購買力平價的數字能更可靠地衡量實際生活水準。在現行評價體系下,馬來西亞儘管生活水準高於智利,但仍屬於中等收入國家。同樣,人均GDP(折算為當時美元)略低於16000美元的土耳其儘管經購買力平價調整後的GDP相當於美國水準的51%,卻仍被歸類為中等收入國家。
此外,購買力平價數字所描繪的經濟表現顯然沒有上述世界銀行報告展現的那麼樂觀。例如,我使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24年《世界經濟展望》的數據計算後發現,身為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成員的墨西哥自1990年代中期《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生效以來,與美國的收入差距不斷擴大。經購買力平價調整後墨西哥的人均GDP從2010年代初相當於美國的35%,2023年降到了30%。
巴西和南非也經歷了類似的軌跡。 2000年,巴西經購買力平價調整後的人均GDP相當於美國的24%,2013年上升到近30%,但隨後又下降到2023年的25%以下。同樣,南非以購買力平價調整的人均GDP從2000年相當於美國水準的22%,上升到2010年左右的25%,但2023年又跌到了不到20%。
可以肯定的是,亞洲經濟體的表現要普遍優於拉丁美洲經濟體。例如南韓經購買力平價調整後的人均GDP從1980年代中期相當於美國水準的30%,成長到了2023年的73%,超越了日本─後者目前的調整後人均GDP是美國的63%。同時,印尼的相對美國人均收入在過去20年間翻了一倍,從2000年的10%左右上升到2023年的約20%,且並未出現任何重大倒退。
儘管取得了數十年的進步,許多中等收入國家仍難以趕上已開發經濟體,而降低高收入門檻的做法往往掩蓋了這個現實。世界銀行應重新考慮其評估方法,特別是從名目GDP轉向基於購買力平價的收入數字,以更貼切地反映當前生活水準。而這項調整也將為經濟發展提供一個更公平可靠的衡量標準。
李根,南韓國立首爾大學經濟學傑出教授,加拿大先進研究所(CIFAR)研究員,《Research Policy》 期刊編輯。曾任南韓總統國家經濟顧問委員會副主席,著有《後進者的創新-發展繞道:管理去全球化時代的全球-在地介面》(Innovation-Development Detours for Latecomers: Managing Global-Local Interfaces in the De-Globalization Era,暫譯)。
(本篇翻譯由PS官方提供,責任編輯:國際中心)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