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率的市場有助於將物價控制在適當水平,而低效率的市場則會推高支出,並限制基本商品和服務的取得。
麥肯錫資深合夥人艾林格魯德(Kweilin Ellingrud)、麥肯錫全球研究院理事會主席 皮奇托(Marco Piccitto)&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合夥人 塔克(Tilman Tacke)
1990年,全球有三分之一以上人口生活在世界銀行規定的極端貧窮線(每天2.15美元)以下,如今比例已降至不到10%。雖然這堪稱令人矚目又鼓舞人心的成就,但勉強度日與貧困民眾想要實現的生活其實相去甚遠。
為此,麥肯錫全球研究院提出了「賦權線」的概念。在發展經濟學家的研究基礎上,這個門檻代表了獲得食物、住所、醫療保健、教育、水、交通和能源等必需品所需的收入,同時還能儲蓄足夠資金以應對突發緊急狀況。
收入對於經濟賦權至關重要,但可負擔性(affordability)也同樣重要。雖然滿足基本需求所需的收入因國家而異,但以購買力平價計算的全球基準是每人每天12美元。儘管取得了數十年的進步,但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經濟體中仍分別有約80%和50%的人生活在該門檻之下,即使那些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也有20%的人仍然無法實現經濟賦權。
造成這種持續賦權差距的原因之一,是人均GDP的成長並不總是能轉化為廣泛的經濟利益。生活必需品(如高收入國家的住房和低收入國家的食品)的成本往往比工資上漲得更快,實際上「擠出」了收入增長並拉低了生活水平。
降低關鍵商品和服務的成本可在促進包容性發展方面發揮關鍵作用。根據麥肯錫全球研究院估算,將高成本國家的物價降低到與收入相近且物價更低廉之同類國家的水平,可使約 2.3億人——佔全球人口的 2.8%——越過賦權線。例如,在那些人均收入介乎2500至5000美元之間的國家中食品成本往往差異巨大,一些家庭的基本必需品價格是其他家庭的兩倍有多。縮小這些差距不僅能緩解經濟壓力,還能讓數百萬家庭實現持久的經濟安全。
高效率的市場有助於將物價控制在適當水平,而低效率的市場則會推高支出,並限制基本商品和服務的取得。麥肯錫全球研究院最近發布的報告突顯了政府提高可負擔能力的必要性,並強調了透過法規和貿易政策來促進國內和全球競爭的作用。
僱用了全球絕大多數勞動力的私部門也完全有能力支持經濟賦權,而且有三個令人信服的理由說明它們為何該這樣做:
首先,私營部門已經在透過創造高品質就業機會和提供商品與服務,以推動經濟賦權。根據麥肯錫全球研究院的數據,美國企業每年在員工、供應商和社區賦權方面投入4兆美元,歐洲企業每年則投入2.1兆美元。在這一規模下,即使是微小的改進也能產生巨大的效益。
此外,企業在關注財務表現之際,也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要考慮其社會影響。研究顯示,企業致力於自身活動帶來的更廣泛影響,有助於提高員工滿意度、顧客忠誠度和生產力。
最後,以賦能為導向的做法可以開啟一些新的市場機會。雖然進入撒哈拉以南非洲或南亞的行動供應商很少以為當地社區賦權為目標,但它們在對接小農戶與全球市場,以及加速金融包容性方面的成功,已經實現了這一點。零售業也出現了類似的趨勢,折扣雜貨店的低成本商業模式使全球數百萬人更能負擔得起食品。
為了了解企業如何促進賦權,麥肯錫全球研究院分析全球各行各業100家大企業發起的各項倡議。這些舉措包括醫療保健補貼、幫助員工晉升到更高薪職位的內部培訓計劃,以及向食物銀行和救災措施實施捐贈等慈善活動。越來越多企業承諾會向員工支付足以維持的生活的工資,有些還要求其供應商也這樣做。
但是確定哪些做法最有效,仍然是一項重大挑戰。雖然在評估溫室氣體減量工作的成本效益方面,邊際減量成本曲線是一種廣為接受的工具,但在評估社會倡議影響力方面卻缺乏類似的框架。為了填補這一空白,麥肯錫全球研究院開發了一種「賦權影響」指標,以衡量此類計劃的收益與其成本之間的關係。 1.0的比率意味著每花費1美元就能為低於賦權門檻的家庭帶來1美元收益,而較低的比率則反映了更高的成本效益。
企業可以利用這項指標來更好地制定和實施社會計畫。例如,根據麥肯錫全球研究院估算,如果美國的企業和基金會能將其合共每年1400 億美元慈善捐款的成本效率提高 10%,就能讓另外 500 萬人跨越經濟賦權門檻。
企業可以利用自身專業知識辨識最可能跌落到賦權線以下的群體,為他們量身定制解決方案,以應對各類具體挑戰,例如德國的住房短缺、越南和中國的高糧價,以及美國不斷上漲的醫療成本。認識到這些當地情況,可以幫助企業制定可以發揮其核心優勢的倡議。例如製藥公司可以專注於擴大救命藥物的供應,而銀行則可以投資經濟適用房專案。
雖說經濟成長是減貧最有力的驅動因素(尤其是在中低收入國家),但僅有成長是不夠的。要取得有意義的進展就必須廣泛分享收益,並輔以完備的社會供給和更高的可負擔性。如果缺乏這些基礎,經濟賦權仍將難以實現,數百萬人也無法充分發揮自身潛力。
艾林格魯德(Kweilin Ellingrud),麥肯錫公司資深合夥人,麥肯錫全球研究院董事;皮奇托(Marco Piccitto) ,麥肯錫公司地中海辦公室董事合夥人,麥肯錫全球研究院理事會主席;& 塔克(Tilman Tacke),麥肯錫全球研究院合夥人,常駐馬德里。
(本篇翻譯由PS官方提供,責任編輯:國際中心)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