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應將無障礙性視為一項需要克服的阻礙,而應認識到其作為創新和成長催化劑的潛力。
~Visa組織中東歐、中東與非洲地區永續發展副總裁 曼藍(Carl Manlan) & Visa組織全球影響力評估資深總監 楚庫瑪(Adanna Chukwuma)
近年來世界在推進金融普惠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從2011年開始的十年間,能夠獲取金融服務的成年人比例驚人地上升了50%,達到3/4以上。但我們在創造真正包容的金融體系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除了擴大金融產品和服務的取得管道外,我們還必須確保這些產品和服務適用於所有人,其中包括全球12億殘障人士。
第一代金融科技透過為無法獲得足夠銀行服務的人提供便利(如手機支付和小額貸款),顛覆了傳統銀行業。而下一波創新必須更進一步,將「普惠包容性」作為基本設計原則,其理念就是,每個人都應獲得真正滿足需求並改善自身福祉的金融工具。
我們已經有了這方面的例子。以使商家能夠在無需支付終端的情況下,使用智慧型手機接受付款的手機感應收款(tap-to-phone)為例,這項功能既為買賣雙方帶來了顯而易見的便利和安全,也讓那些難以數錢的盲人或視障人士能更充分地參與數位經濟。因關節炎、多發性硬化症、巴金森氏症和腦性麻痺等疾病狀況而行動不便的人也可以使用手機感應收款技術。
聲控支付(voice-activated payment)也是如此:它對所有人來說都很方便,但對視障、行動不便或有讀寫障礙的人來說尤其重要。這是包容性設計的最佳體現:具備讓所有人——無論是否殘疾——都能使用的高度操作性。事實上,此類技術的廣泛推廣使殘疾人能夠更輕鬆地使用它們。由於62%的殘疾是肉眼不可見的,因此要求別人提供便利可能會非常困難。但倘若一種「無障礙」工具已經四處通行了,那自然也沒有人會因此覺得麻煩。
但儘管取得了一些成功,金融產品開發的主流做法卻並未對包容性給予足夠重視。這不僅是一種道德上的失敗,也錯失了經濟機會。殘障人士及其親友的可支配收入高達13兆美元,這群人的人數和消費能力也必將隨著壽命的延長而上升。
除了開發這個龐大且未得到充分服務之市場的直接回報外,試圖實現普惠包容性的金融服務企業也會對其他客戶——尤其是年輕一代——更具吸引力。 2018年的一項研究顯示91%的千禧世代(出生於1980至1994年間)願意以「意義驅動型」企業的替代產品取代自己的通常購買選項。而出生於1990年代中期至21世紀初的Z世代也極為偏好那些強調社會價值的品牌。
為了最大限度地實現普惠包容性,金融機構應採用一個基於三大支柱的新創新框架。首先是一種普惠性包容性的設計方式,從一開始就以無障礙為考量,以打造解決方案。這相對目前基於合規性的做法是個重大轉變,後者通常是在事後調整以滿足最低的無障礙標準。其成功與否,很大程度取決於確保身心障礙者能參與設計過程的每個階段。
新金融科技框架的第二個支柱是數據。衡量我們在整體金融包容性方面的進展非常重要,但收集區分不同群體或細分市場的詳細數據也同樣重要。同時,這些數據應超越取得層面,涵蓋服務品質以及產業產品帶來的金融福祉變化。
最後,明確的問責制和報告標準至關重要。各類監理架構必須包括誘因,以促進金融服務機構揭露其普惠包容性指標進展,使這些結果與傳統金融指標一樣成為其報告的基礎內容。
普惠包容性的好處不僅限於利潤。當所有人都能充分參與經濟活動時,經濟也會變得更具韌性與活力。為滿足某個弱勢群體的需求而付出的努力,還可能帶來惠及所有人的創新——這種現像被稱為「邊坡效應」,指的是在人行道路肩上增建的小坡,不僅方便了輪椅使用者,也給從推嬰兒車的父母到送貨員在內的許多其他人提供了便利。
我們不應將無障礙性視為一項需要克服的阻礙,而應認識到其作為創新和成長催化劑的潛力。金融服務領域的普惠包容性不僅關乎做好事,也關乎業務的良好經營。
曼藍(Carl Manlan),Visa組織中東歐、中東與非洲地區創新中心包容性影響力與永續發展副總裁;楚庫瑪(Adanna Chukwuma),阿斯本研究所(Aspen Institute)先行者計畫( First Mover )研究員,Visa組織全球影響力評估資深總監。
(本篇翻譯由PS官方提供,責任編輯:國際中心)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