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貧窮和飢餓的兒童而言,連焦慮都是一種無法承受的奢侈。
英國前首相 布朗(Gordon Brown)& 英國救助孩童協會前執行長 瓦金斯(Kevin Watkins)
各國政府於2015年正式通過了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承諾消除飢餓和貧窮。但隨著各項目標2030年最後期限逼近,最初的雄心壯志與現實出現差距。2020年代即將成為發展意義上的「失落十年」,而世界上那些最脆弱的兒童則會成為這一減速狀況的最大受害者。
各項永續發展目標所設想的未來正逐漸變得遙不可及。 2030年時預計約有6.2億人生活在極端貧窮之中(世界銀行定義為每天收入低於2.15美元)。消除飢餓的進展在十多年前就已經停滯。按照目前的進展速度,2030年時還會有5.82億人處於長期營養不良,這與十年前永續發展目標通過時的人數相同。
野心與成果的差距不斷擴大,對18歲以下青少年的影響尤其嚴重。全球約有1/3的人是兒童,但他們卻佔據了世界貧窮人口的一半以上。目前的3.33億赤貧兒童中,有2.37億生活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根據聯合國和世界銀行的預測,這數字到2030年將增加至3.26億。
營養不良正在造成毀滅性的破壞。在世界上那些最貧窮的國家,約有2.58億兒童生活在飢餓之中,比2015年增加了5600萬。對這些兒童來說飢餓可不是偶爾的壓力來源,而是每天都要面對的殘酷現實。長期營養不良意味著數百萬兒童會受到發育遲緩影響,而這則是大腦發育受損的主要風險因素之一。雖說兒童發育遲緩率正在下降,但僅達到實現永續發展目標所需數字的四分之一,而南亞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比率仍超過30%。按照目前的進展速度,發育遲緩的兒童數量將比實現關於飢餓的永續發展目標所需的人數多出3600萬。
貧窮和飢餓對教育成果和社會流動性有破壞性影響。 到2030年最後期限時,約有8400萬兒童面臨失學風險,這將損害普及教育的進展。無法接受教育的青少年往往被迫工作和早婚,使他們對美好未來的希望破滅。而在校期間的飢餓感則是集中註意力和學習的極大障礙。
圍繞永續發展目標的討論常常陷入對令人失望進展的無意義焦慮之中。但是對貧窮和飢餓的兒童而言,連焦慮都是一種無法承受的奢侈。他們需要一些可以在2030年之前改變其生活的實際可行政策。為此,我們正在倡導一項重大舉措,致力於在一個新全球融資機制的支持下,在那些最貧窮國家普及校餐。
在印度、巴西和其他許多國家展開的計畫顯示,學校每天提供一頓飯可以改善學生營養狀況,讓孩子們能夠在沒有飢餓影響的情況下學習,也是減少兒童貧困的最具成本效益手段。對那些最貧困家庭而言,學校供餐是一種實物轉移支付,可以減輕家庭預算壓力,使兒童可望持續接受教育。校餐提高了入學率,降低了輟學率,尤其是對那些最貧困的兒童而言。這一做法還能促進兒童的學習,例如,加納的大規模校餐計劃帶來的學習成果,相當於額外增加了一年的在校學習時間。
校餐的採購還能為約80%極端貧窮人口所居住的農村社區創造經濟機會。在巴西,三分之一的學校膳食預算被制定用於從小型農戶採購,將兒童的健康飲食與更具韌性和可持續性的生計聯繫起來。
根據「免費校餐聯盟永續金融倡議」(Sustainable Finance Initiative of the Free School Meals Coalition)的研究,到2030年,為世界上最貧窮國家的另外2.36億兒童提供免費校餐,每年將耗資36億美元。其中大部分資金可能來自各開發中國家政府,但每年仍需要12億美元的外部援助。
目前的發展援助不僅遠低於這筆金額,還極度碎片化。捐助者不是投資於國家層級計畫的發展,而是像天女散花一樣到處發放援助,資助那些規模小、互不關聯且往往無法取得持久成果的計畫。其中每年用於學校供餐的援助只有一小部分(約 2.8 億美元),大部分是美國提供的糧食援助,而這種援助的效率和效果都遠不如向當地農民購買食物。
但我們還有一個替代手段。各個全球健康基金——其中最著名的是全球疫苗免疫聯盟和全球抗愛滋病、結核病和瘧疾基金——可以圍繞一個共同目標去匯集捐助資源,支持各類國家層面發展計劃,並透過每三年補充一次資金的做法和各類創新融資機制籌措資金。
這些原則應成為一個新全球學校供餐倡議的基礎,而變革的勢頭也已然形成。由巴西總統魯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領導的「全球消除飢餓與貧窮聯盟」(Global Alliance Against Hunger and Poverty)已將學校供餐確定為優先事項,世界銀行也承諾將其作為強化全球社會安全網的更廣泛戰略的核心內容。100多個國家的政府加入了「學校供餐聯盟」(School Meals Coalition),致力於在2030年之前實現學校供餐的普及,而包括印尼、尼泊爾、衣索比亞、肯亞和宏都拉斯在內的一些國家都已經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計畫。
在沙阿(Raj Shah)的領導下,洛克菲勒基金會對「學校供餐影響加速器計畫」(School Meals Impact Accelerator)進行了大筆投資,並為試圖擴大計畫規模的國家提供技術支援。該加速器的初步目標是,到2030年惠及1.5億個兒童——比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國家目前獲得校餐供應的兒童人數翻倍還多。
而目前的挑戰則是,如何將這些計劃結合起來以擴大其觸達範圍,使整體效果能超過各部分的總和。在這方面,良好第一步是建立一個資訊交流中心,讓各國政府可以透過它提交學校供餐建議,捐助者也可以匯集並協調各自資金。
隨著永續發展目標的2030年最後期限進入最後倒數計時,我們必須制定切實可行、可實現、可負擔的倡議,超越政治兩極化並取得一些給世人以希望的成果。普及校餐就能做到這一點。
布朗(Gordon Brown),英國前首相,聯合國全球教育特使兼「教育不能等」(Education Cannot Wait)主席;瓦金斯(Kevin Watkins),英國救助孩童協會前執行長,倫敦經濟學院費羅茲拉吉爾(Firoz Lalji)非洲研究所客座教授。
(本篇翻譯由PS官方提供,責任編輯:國際中心)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