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源遠
● 美國密西根大學副教授
2012年起中國主席習近平大刀闊斧展開掃蕩貪腐工作,目前已有超過150名官員「中箭落馬」,其中更不乏中國共產黨的黨內高層,曾任江蘇省揚州市與南京市市長的季建業就是其一。
因貪腐下台的季建業名譽掃地,如今民眾只記得季建業收受賄賂與包養情婦等醜聞。然而,季建業落馬之前,其鐵腕能力可是人人稱道。據當地媒體《南方周末》報導,「大多市民都同意,季建業是自1949年以來揚州市最具貢獻的領導人。」
當前中國政壇呈現出南轅北轍的景象。
有一派學者形容中國政壇是實行儒家思想的賢能政治,如山東大學貝淡寧(Daniel A. Bell)教授所說,政府機關的官員任命並非透過選舉,而是依照「選賢選能(in accordance with ability and virtue)」的標準由上至下揀選而出。貝教授認為,選賢舉能(meritocracy)為民主系統另闢蹊徑,甚或是帶來挑戰,他建議中國政府應向世界引介這套模式。
反觀另一派陣營則是大唱反調。如克萊蒙特·麥肯納學院(Claremont McKenna College)教授裴敏欣(Minxin Pei)與作者章家敦(Gordon G. Chang)數十年來一直強調,中共因貪腐而日漸衰敗,很快就會走向瓦解。裴教授更重話形容中共政權是「打家劫舍、耽溺酒色且目無法紀(looting, debauchery, and utter lawlessness)」
事實上雙方陣營的看法都不對。中國政壇的貪腐與才幹不僅是相互共生,更是相輔相成。季建業的例子再明顯不過了,他大拆大建並推動都更計畫,揚州市因而快速蛻變為獲獎旅遊景點;季建業更在任官生涯中贏得「推土機市長」的綽號。在他的領導下,揚州市GDP更在各省份平均值中脫穎而出。
於此同時,季建業的親信密友更在他的任期中賺進大把鈔票。季建業以近乎壟斷的方式將國家工程及翻新計畫交由親信的公司承攬,藉以換取奢華的禮物、賄賂及公司股份。金螳螂建築裝飾公司靠著季建業,短短六年公司利潤就成長15倍。季建業愈是大興土木建設城市,他的政壇之路就愈是腐敗不堪。
不僅季建業擁有如此弔詭的仕途之路。我明年即將上市的新書《中國的鍍金時代》(China’s Gilded Age)中研究331位中共市委書記的職涯,我發現涉入貪腐起訴的官員有40%過去在5年內受到拔擢,有的甚至是升官幾個月後旋即落馬。
可以肯定的是,像創投家李世默這樣受惠於中國式選賢舉能的人,也深知贍徇與腐敗的存在,但卻主張「績效還是最基本的驅動力(merit remains the fundamental driver)」。更何況貪腐更像是政治運作中的特點而非缺失,這也沒什麼好驚訝的。
中國共產黨手握土地、財政到採購契約等重要資源,黨中個別的高層既可以也正在趁機發揮龐大的個人勢力。再者,中共對於外界示好以求特別照顧的請求肯定是應接不暇,其中,示好與受賄往往是比肩而行。
除此之外,任何選賢舉能的政治制度都會面臨一個問題:誰來守護守護者?李世默形容中共的任命機關:中央委員會組織部是「多數成功企業眼紅的人力資源引擎(human resources engine that would be the envy of some of the most successful corporations.)」,要真這麼說的話,正因為組織部握有任命與拔擢的生殺大權,那也必然更為腐敗。
瞧啊,光是2018年就有68位中央委員會組織部官員涉貪受處。
同時,唱反調的人也努力錯了方向,他們放大檢視中國貪腐的景況,卻忽略貪官提升成長與推動社會福利的效益。2012年狼狽下台的中共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正是活生生的例子。雖然他以權謀私惡名昭彰,但他讓深處內陸的重慶省身價翻倍,更為數千萬的貧民提供公共財與可負擔的房價都是不爭的事實。
兩派陣營都忽略:貪腐與績效在競爭激烈的中國政壇中屬於共生關係(symbiotic relationship)。對於差事薪資低的政治菁英來說,任用親信(cronyism)不僅可以應付鋪張的開支,更能藉此大展仕途。荷包滿滿的親信能捐助公共工程,還能動員商業人脈資助國家建築工程計畫,協助政客完成指標性政績。既美化了城市門面,也為政客帶來亮眼的建設成績。
習近平大舉出征打貪就像一場超大規模的打地鼠遊戲,所到之處無不是哀鴻遍野,而征途還在進行中。然而,打貪大隊忽視了一個殘酷事實:政府官員績效與親信的企業贊助和政治贍徇(political patronage)是唇亡齒寒。
國家權力正是政壇腐敗的根本原因,但即使是一連串的逮捕事件也沒有削弱國家之於經濟的權力;反倒是習近平加大國家干預的力道已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
種種自相矛盾的關係形塑了中國的政治經濟學(political economy):中國雖為共產黨統治卻實行資本主義,選賢舉能的政治制度卻產生許多貪贓受賄的不法情事。我們要了解中國就必須領略當中似是而非的矛盾,畢竟這套運作模式將好生持續至下一個十年。
(翻譯:盧思綸,責任編輯:簡嘉宏)
(原標題為《China’s Corrupt Meritocracy》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