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健康視角:具備防疫所需知識、工具 「應變不及」可成歷史

 

布倫特蘭 

 

• WHO前總幹事

•挪威前首相

 

 

埃爾哈吉

 

•  國際紅十字及紅新月會前總幹事

 

想像一下這個場景:在短短幾天內,一種致命的流感在全世界擴散,造成國際貿易和跨國旅行停擺,引發社會混亂,破壞全球經濟,危及數千萬人的生命。如此大規模的疾病爆發令人擔憂,但卻是非常現實的未來場景。

 

為了降低風險,世界各國必須開始作準備。 

 

過去幾年爆發了一連串的病情,從黃熱病(yellow fever)和伊波拉病毒(Ebola)都是,在人口密集地區也發生過。現在,世界衛生組織全球防備監測小組(WHO Global Preparedness Monitoring Board)一份新的報告警告,人類正在跌跌撞撞地走向21世紀的大流感,其程度相當於1918年的疫情。那次病情影響了世界1/3的人口,造成約5000萬人口的死亡。 

 

假若現今爆發類似的疫情,傳播速度和範圍將會更快、更廣,也能嚴重的影響全球經濟,全球經濟損失約5%的潛在風險。

 

然而,儘管這一突發衛生事件和其他突發衛生事件對全球安全構成威脅,為它們做好準備卻很少成為政治領導人的優先項目。至今沒有一個政府提供充分預算或實踐《國際衛生條例》,它所有國家都承諾遵守的條例,也是主要規範公共健康風險的國際條約。

 

不令人意外的,全球對於將會到來的傳染疾病準備不足。

 

誠然,吾人已發展了許多預防、治療和控制疾病所需的工具,包括疫苗、診斷技術和藥物,然而世界各國的領導人在擴大規模上的努力不夠,如果大流行爆發,再設法避免對地方社群造成嚴重損害,將為時已晚。

 

這就是為什麽吾人迫切地需要提供拯救生命的相關科技給社群的主因。

 

然而為疾病爆發作準備,是一個醫療問題,也是一個社會、政治和安全問題。機構的信任減少和惡意操弄消息盛行等因子,都阻礙了有效的措施發揮效果,這個現象在剛果民主共和國(Democratic Republic of Congo)爆發伊波拉疫情時可見一斑。

 

自2014年至2016年西非伊波拉疫情爆發以來,世界衛生組織及合作夥伴透過採用突破性疫苗、藥物和創新技術,在許多方面顯著提高了應對能力。

 

但是,剛果民主共和國當前的疫情是在一個複雜許多的環境中展開,特點是政治化和對當局和衛生工作者缺乏信任,而且它正在影響遭受嚴重和長期不安全的社群。

 

在這種情況下,由上到下(top-down)的解決方案是不夠的。

 

疫情在社群中發生和終結,但國家和國際當局很少花時間或參與必要的投資,比較好的做法是:認知每個社群的需要,確保當地人民充分參與規劃和監督。

 

誠然,預防疾病爆發需要花錢,但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麽多:根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的資料,大多數國家每年每人只需花費1至2美元就能防止公共健康危機發生的準備,落在及格的水平之上。

 

這相當於10倍、甚至更高的投資報酬率。

 

上述的投資報酬率的計算,還沒納入健康之外,經濟或社會穩定的效益。當今全球互動緊密,如果有某個社群不勝防或能控制疾病爆發,則每個人都處在危險之中。

 

鑒此,包括安全在內的社群所有部門,都必須參與預防和規劃,較富裕的國家需要投入更多資金,幫助低收入國家做好充分的準備。

 

不僅是列入目標的計畫需要投資,那些更為基礎的建設,能提高公共衛生系統和社群參與的品質、覆蓋率和持久性的項目也是。世界無論如何都應該這樣做: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中,第三項即是要在2030年實現「普世健康保障,讓所有人享有財務風險保障、高品質的基本衛生保健服務、安全、有效、高品質且能負擔的關鍵藥物和疫苗。」

 

長期以來,公共健康的危機在恐慌和忽視中不斷循環,這是種效果很差又成本高的方法,也讓所有人暴露在風險之中。

 

世界各國政府必須多向未來思考,為社群增加資金,在國家和國際層面加強衛生系統,提高吾人應對衛生突發事件的能力,並阻止疫情的傳播。無論是已知病原體(如伊波拉病毒)或未知的(例如人畜傳播的疾病)。

 

當吾人備有需要的知識和工具。便不能拿「應變不及」當藉口。

 

 

(翻譯:陳怡安,責任編輯:簡嘉宏)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Preventing the Next Pandemic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