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客觀視角:衡量人類福祉指標眾多 GDP不是唯一 

德維斯(Kemal Derviş)    2019年12月15日 15:00:00

 

德維斯

 

土耳其前經濟部長

美國布魯金斯智庫研究員

 

 

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得主巴納吉(Abhijit Banerjee)和杜芙若(Esther Duflo),是最近期在經濟學領域巨頭之中,提醒吾人國內生產毛額(GDP),只是一種衡量人類福祉的不完美指標的人。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所發布的「人類發展指數」(Human Development Index),參考了預期壽命、教育和人均收入的指標,長期以來,一直能作為人均收入之外的另一種選擇。

 

2008年,斯蒂格利茨(Joseph E. Stiglitz)、阿馬蒂亞·森(Amartya Sen)和尚-保羅·菲圖西(Jean-Paul Fitoussi),為法國政府資助的經濟績效和社會進步衡量委員會(Commission on the Measurement of Economic Performance and Social Progress)點出了GDP的許多失敗之處。

 

後續由OECD贊助的研究詳細闡述了他們的發現,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的格雷厄姆(Carol Graham) (以主觀幸福感為研究主題)和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的阿德勒(Matthew Adler)(以社會福利的衡量方法為研究主題)的相關研究也得到了應得的讚譽。

 

儘管如此,GDP仍在權力的殿堂中占據著至高無上的地位。

 

世界各國的政策制定者一直在等待最新的季度GDP成長數據,0.1個百分點的變化被視為宏觀經濟表現的重要指標。就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佈的《世界經濟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雖然對一系列廣泛主題的深入分析,但它也總是以GDP主題為起點。

 

要理解為什麽即使是拿來計算國民收入,將GDP增長視為進步的指標也有大問題,考慮一下這樣的情況:假設有一個國家,它有10個公民,GDP為190美元,其中前9個公民在期初有10美元,而第十個公民期初有100美元。(此外,假設GDP等於國民收入,使得外國的凈要素收入為零。)

 

現在,假設那前九位公民在某ㄧ年期的收入沒有成長,唯獨10位公民的收入增長了10%。GDP將從190美元增長到200美元,達到5.26%年增長率。從這個例子中,我們看到計算國民收入的常見情況:個體的收入成長幅度,受到了它在總所得中所佔的百分比的影響。當第10位公民的收入增長,是其他9位公民的整整9倍,5.26%的經濟成長的代表的只是加權平均值。

 

與之相對的,採用「民主式」的方法衡量的成長率,如果上述例子中的國家以人頭作為平均的權重,而不是透過收入佔總收入比率,那麼成長率將反映9個0%成長率和1個10%成長率的加權和,每一個個體的成長率都是1/10的權重,最終的總成長率將為1%。

 

人民通常不會察覺到以個人所得佔總體所得之比率作為計算權重的意義。但這個相對不會被註意到的操作,象徵了「一美元一票」的價值觀,而不是「一人一票」的價值觀。這個計算方法對於評估一個市場的總體規模或一個國家的經濟「能力」是至關重要的,但它並沒有呈現從國民視角出發的經濟表現。

 

GDP不能充分衡量人類福祉的原因實在太多,剛才說明的原因只是冰山一角。

 

GDP也忽視了人們對尊重、尊嚴、自由、健康、法治、社群和乾淨的環境等的需求。而即使上述這些貼近民生的「商品」都得到了滿足,僅僅衡量收入的話,GDP作為衡量進步的標準還是會失敗。

 

均衡成長中心(Center for Equitable Growth)在經濟學家皮凱提(Thomas Piketty)、伊曼紐·賽斯(Emmanuel Saez)和祖克曼(Gabriel Zucman)的研究基礎上,提出了「GDP 2.0」的概念,這是一種將不同人口階層(如收入5等分位數)的收入增長分解開來,以補充現有GDP報告的指標。

 

若要定期刻畫收入分配的樣貌,將需要加強政府部門之間的協調,以及行程部分慣例,例如,如何使用稅收資料來補充平常的國民經濟核算。現行的國民經濟核算,也需要形成慣例。

 

如果能夠按慣例提供了收入分配的資料,就可以計算成長率,其基礎是收入分配每10分位數的加權平均數,人口的加權數相等,如上例所示。個人在每個群體中的收入仍將被衡量(這就是為什麽使用10分位數而不是5分位數更好),但最終的結果將比目前的方法更理想的能接近「民主」。

 

GDP成長指標的的主要優勢之一,在於它只透過一個數字表達,而其他績效指標,不是在包含多個指標的儀表板中顯示,就是在根本用隨意的方式編錄。間接使用收入份額作為綜合權重非常適合於宏觀經濟分析,而且並不隨便、武斷。

 

當GDP成為衡量進步的指標時,問題就出現了。

 

我們能夠輕易衡量和溝通的內容,不可避免地成為了我們關注政策時的焦點。正如斯蒂格利茨-森-菲圖西(Stiglitz-Sen-Fitoussi)報告所說,「我們衡量的東西會影響我們的行為。」

 

發佈一個像GDP 2.0的成長率這樣的民主度量標準不是白日夢。

 

對每1/10的人口使用相同權重的GDP成長率也會產生一個數字來補充通常的成長率。誠然,它仍然無法反映出許多國家中最富有的那1%人群之間的巨大差異,在這些國家中,最富有的那1%人群比其他人獲得了更多。

 

人類仍需要用收入以外的其他指標來衡量績效,但作為一個與GDP成長同時發布的單一數據,它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改變有關經濟表現的主流討論。

 

 

(翻譯:陳怡安,責任編輯:簡嘉宏)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Measuring Growth Democratically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