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俄羅斯視角:柴可夫斯基到普希金 因暴行而受玷污

艾德兒(Anastasia Edel)     2023年03月03日 07:00:00

艾德兒(Anastasia Edel)
● 俄羅斯籍作家,現居美國
●著有《普丁的遊樂場》(Putin's Playground: Empire, Revolution, and the New Star)

 

俄羅斯(我的出生地)入侵烏克蘭已經一年了。 365天來,我們一直關注俄羅斯飛彈襲擊,爆炸,謀殺,酷刑和性侵的消息。這是365天的羞恥和困惑,想轉身不顧但又需要知道發生了什麼,看著俄羅斯人成為「Ruscists」(俄羅斯沙文主義者),「Orks」(半獸人)或「putinoids」(普丁狂熱分子)。 365天來, 「俄羅斯裔美國人」這個原本簡單的詞彙有了一點矛盾感。

 

對於那些和我情況相近的人來說,一些適應新情況的方法會比較容易。俄語書籍仍占滿我的書架,但我不再想去重讀它們。契訶夫、納博科夫不能因為侵略烏克蘭而受到指責,但侵略行為偷走了他們的魔力和教化能力。這些作者是我的朋友,一如俄羅斯復活節守夜之類的古老國家儀式,以及新年放映蘇聯經典影片《命運的捉弄》(Irony of Fate)。 我真切地感受到失落,但也許這是為了變得更好,幫助我專注於當下。

 

其他改變還需要更多的自我反省。在西方的每個俄羅斯人都曾覺得像是偉大文化和偉大國家的特使。儘管有布爾什維克主義和古拉格這樣的嚴重錯誤,俄羅斯仍設法在20世紀末期成功解決問題,重新加入文明,展現有目共睹的「特殊」美德。在西方,俄羅斯所說的優先事項——集體大於個人,社會主義大於資本主義,精神大於物質,心靈大於頭腦——其浪漫吸引力如此強烈,就連我也相信俄羅斯隱藏的善良,即便我在1990年代一有機會就離開這個國家。

 

現在,我想起了為什麼。俄羅斯是特殊的,但主要是它有獨特能力在幾天之內就摧毀幾個世紀才建立起來的東西。從柴可夫斯基的和絃到普希金的詩句,俄羅斯文化因為某些人愧對先人的暴行而受到玷污。俄羅斯被拖回了莫斯科夫(Muscovy)的野蠻習俗,好像19世紀從未發生過。

 

身為受到俄羅斯和蘇聯文學薰陶之人,我變成像是俄羅斯犯罪的不情願參與者,這就是為什麼從去年2月之後,我便放棄成為文化特使的一切偽裝,我不是任何東西的特使,只不過是來美國尋找更好生活的移民,在某些方面,這是解放。 我現在知道,尋找意義無需(有時則不可)囿於任何文化傳統。

 

不過,質疑自己的過去並不容易。 翻閱家庭相簿時,我們曾經以為自己的祖先是英雄,在巨大的恐怖中倖存下來,贏得了大戰,建立一個偉大國家。他們的生活是傳奇,一個完美的20世紀犧牲和毅力的故事,他們受苦受難,讓子孫可以和平生活(當然,「他們」也包括烏克蘭人)。

 

但這些犧牲已經白白浪費了。 現在,我們必須考慮祖先的成就也許僅是延長一個極權怪物的生命,讓它獲得渴望的合法性。我們該如何看待在20世紀反對法西斯主義戰爭中死亡的2300萬~2700萬蘇聯公民?其中許多人是21世紀法西斯主義者的祖父母。

 

幾年前,這個答案並不是那麼簡單。冷戰結束後,俄羅斯似乎是世界上最自由的國家,也被認為是能夠悔改的國家。沒有人被要求回答共產主義政權的罪行,這一事實被視為我們集體渴望民族恢復的證明,而不是新當局洗脫一切譴責的有意行為。

 

如今,像我這樣經歷過改革開放生活的俄羅斯人,正在引導、供應和支援普丁對烏克蘭的戰爭。 他們浪費了那個時代的諾言,並在「專制主義的廢墟上」建造另一個監獄。在1990年代感覺像是有意識的民族選擇,如今看來只是一小撮人的願望。 現在,「民族選擇」的想法似乎是空洞的概念。俄羅斯人僅作為臣民存在,社會分崩離析,有些人只是設法生存,而另一些人則為政權的罪行歡呼,好暫時忘記自己的痛苦,而那些勇敢站起來反抗系統的人,最終被它吞噬了。

 

在今天,做俄羅斯人就是被文化斷根。對於我們這些已經過了半輩子的人來說,這不像是接受一套喜歡的新書、電影或假日傳統。你可以閱讀Gogol,研究烏克蘭民謠,但你不能接受烏克蘭身份,因為即便試一下也會感到不道德。你能做的就是隱身於後,希望沒人問你的口音來自哪裡,當你為烏克蘭加油打氣時,你只能在場外默默為之。

 

我們與過去的記憶、家族傳說、(馬克思主義者所說的)「歷史過程」中的地位尊貴感有什麼關係?過去既然無法消滅,就必須為了現在和未來而被壓抑或平庸化。現在一切都取決於戰爭的結果。如果烏克蘭獲勝,普丁政權垮台,那麼俄羅斯仍有可能像德國那樣復元。

 

這是所有正派人士(俄羅斯人和其他所有人)的任務,但即使烏克蘭獲勝,也回不到俄羅斯作為獨特文明存在的過去。那個真實或想像的俄羅斯在2022年2月24日就結束了。為逝者乾杯吧。

 

(本篇翻譯由PS官方提供,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A Farewell to Russia》,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永慶房屋示警:短期投機炒房形同詐騙

 

買賣屋最難防黑心仲介「低買高賣」兩面賺差價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