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文資視角:威尼斯的美麗詛咒 正逐步引來殺身之禍

坎培聶拉(Edoardo Campanella)    2024年09月02日 07:00:00

坎培聶拉(Edoardo Campanella)
●哈佛甘迺迪學院商業與政府中心資深研究員

 

那些坐擁巨大財富或自然資源的國家往往會因此招來禍患。經濟學家早就知道這類國家可能會陷入經濟成長緩慢、環境嚴重退化和民主制度薄弱的惡性循環。但擁有獨特藝術和建築遺產的地方,亦可能遭受這種「資源詛咒」。令人歎為觀止的歷史古蹟也會產生經濟租金和部門扭曲狀況,如同擁有豐富化石燃料和珍貴的礦產蘊藏一樣。

 

威尼斯就是很好的例子。這座深受快節奏、廉價旅遊困擾的城市,正日益遭到「美麗詛咒」的傷害。而該市最近向一日遊的觀光客收取入城費(5.45 美元)的決定,只是坐實了一個更大的問題:威尼斯正在成為一座露天博物館——一座文化陵墓。

 

自然資源和建築之美並不像看起來那麼不同,兩者都很稀缺且地理位置集中。就威尼斯而言,這座城市是非凡的建築傑作;即使是城中最矮小的建築裡,也可能留有一些世上最偉大藝術家的作品,從喬久內、提香、丁托列托和維羅內塞。這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威尼斯整座城市——而不是部分建築或街區——劃定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原因。

 

但如此巨大的建築和文化財富也會形成一個經濟陷阱。當一個經濟體中的少數幾個利潤豐厚的開採業,吸引大部分人力和金融資本時,它們就會排擠對其他行業的投資,最終阻礙行業多樣化,削弱整體競爭力。這種形態被稱為「荷蘭病」,因為這正是荷蘭在1950年代末發現大型天然氣田後出現的狀況。

 

在威尼斯,保證高利潤的旅遊服務需求之大,排擠了對居民提供的服務,導致這座歷史名城越來越不適合居住。人口從1960年代的15萬人下降到目前的5萬人左右,那些景點較少的街區看起來像個鬼城:建築廢棄,街道無人,雜貨店幾乎不復存在。現實生活中唯一的亮點是少數仍在營業的傳統酒吧(bacari)。原本沉寂的夜生活靠大學生保持活力,為數不多的文化活動也以觀光客為目標,且遊客數量還不斷增加。

 

20年前威尼斯的過夜遊客每年只有200多萬人,2022年已增加到320 萬人,而一日遊的遊客則高達近3000萬。不出所料,剩下的少數威尼斯人直接或間接受雇於旅遊業,導致城市其他地區經濟荒漠化。隨著化工和鋼鐵等傳統產業消失,義大利發展部已宣佈威尼斯及其周邊地區陷入工業危機狀態。

 

可以肯定的是美麗的詛咒並非威尼斯所獨有。世界上還有許多經濟完全被旅遊業俘虜的小村莊和城鎮。大眾旅遊也正日益威脅著巴賽隆納羅馬這類發達大城市的居民生活品質。然而,威尼斯問題的嚴重程度令人震驚,它不是某個只能利用過往歷史牟利的中世紀小村莊,而是一座渴望在其他方面有所建樹的歐洲大城市。它曾經是一個繁榮帝國的所在地,幾個世紀以來一直是連接西方和東方的橋梁。儘管水上城市的日常生活起居並不便利,但威尼斯卻一直應付得當。

 

威尼斯在4月至7月中旬期間試行的入城費,預計將在2025年重新推出,而且費用還可能翻倍,但這依然無法阻攔快速發展的旅遊業。雖然這有助於消化旅遊業產生的部分成本(如垃圾收集和處理),卻無法扭轉城市的衰落。畢竟這座城市多數其他市政措施,都是為了因應海平面上升的威脅。儘管這些工作很有必要,但它們只能保留現有的建築美感,而不能發揮振興城市的作用。這些宮殿仍將成為博物館,因為沒有人願意住在裡面。

 

這種情況需要一個全面、長期的策略,重新將人口引入威尼斯的瀉湖區。透過吸引世界各地的人才,威尼斯可以再次轉變為一個繁榮、充滿活力的全球文化和商業中心。它可以重拾過去那些使其變得如此偉大的智慧、創造力和勤勞。我們的目標不應只是保護和利用其藝術和文化遺產,而應該是擴大這些遺產,這意味著要超越正在慢慢榨乾這座城市的竭澤而漁做法。

 

就像自然資源一樣,藝術之美應該是一種福分。但如果沒有適當的管理和雄心勃勃的策略,美麗的外表也可能引來殺身之禍。

 

(本文翻譯由PS官方提供,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Venice's Beauty Curse》,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永慶房屋示警:房市交易平均每4件就有1件短期交易 買賣屋「貨比三家」有保障

 

「先誠實再成交」是真的! 永慶房屋推出獨家「誠實安心認證」保障消費者權益

 

房仲服務首重誠實與安心!永慶房屋真房價保證與三不政策 提供最完整保障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