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戰火視角:俄烏戰爭或劃下句點 持久和平更具挑戰

畢爾德(Carl Bildt)    2024年09月28日 07:00:00

畢爾德(Carl Bildt)
●瑞典前總理
●瑞典前外交部長

 

俄羅斯總統普丁下令入侵烏克蘭,迄今戰爭已邁入第三年,大家對於俄烏戰爭是否可能出現任何型式的和平或是勝利,抱著愈來愈多質疑。

 

當然,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如何定義勝利等詞彙。對普丁(Vladimir Putin)而言,他的目標昭然若揭:殲滅烏克蘭這個獨立的國家,讓它受制於俄羅斯的掌控。然而,交戰兩年半,以及大規模動員軍事資源和人力,俄羅斯卻只控制了烏克蘭18%左右的領土,其中大部分還是在2014年併吞的。相較於普丁的戰爭目標,這次入侵可謂慘敗。

 

這情勢會改變嗎?俄羅斯獲勝的可能性幾乎微乎其微,前提是西方國家必須終止對烏克蘭所有形式的支持,包括財務和軍事的支持,而烏克蘭人民也需要失去抵抗意志。因此普丁的戰爭目標似乎無法實現。

 

目前沒有跡象顯示烏克蘭人民喪失抵抗意志。雖然民調中少數受訪者表示,他們可以接受在領土上做些讓步,作為結束戰爭的代價,但這些領土損失遠遠不足以讓烏克蘭從地圖上消失。

 

歐洲、美國和其他國家挹注烏克蘭數十億美元援助非常重要,如果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11月重新入主白宮,這種支持是否還會繼續確實是個疑問。但我們必須記住,來自歐盟的更大筆資金平均只占每個成員國GDP的0.3%。有鑑於並無跡象顯示歐洲人的政治意志力正在減弱,如果有必要,這種支持甚至還可能增加。

 

此外,歐洲的彈藥產能正在擴大,預計明年的產量將達到200萬發彈藥。反觀俄羅斯似乎正費力地增加產量,而且愈來愈依賴北韓提供的彈藥。

 

這只是更大局勢的一部分。俄羅斯武裝部隊自戰爭開打以來,一直未能成功發動任何大規模的攻擊行動。儘管他們確實嘗試過——今年夏天將目光鎖定哈爾科夫(Kharkiv),卻一次又一次失敗。俄羅斯大部分的推進都是透過摧毀較小的城市達成。

 

可以肯定的是,烏克蘭軍隊也面臨挑戰。烏克蘭軍隊在 2022 年曾成功將俄羅斯逼退至赫松(Kherson)和哈爾科夫附近,但隨後在 2023 年夏天,備受外界期待的反攻卻慘遭失敗。不過,上個月烏克蘭軍隊突襲俄羅斯庫爾斯克(Kursk)地區,展現令人印象深刻的新能力,也提醒世人烏克蘭軍隊頑強的一面以及調適力。

 

然而,就目前的情況而言,烏克蘭軍隊似乎幾乎沒有機會重新奪回被俄羅斯佔領的領土。烏克蘭軍隊很可能會在前線其他地方重現成功突襲庫爾斯克的行動,這將會有重要的政治意義;但要持續取得更多戰果,將是重重挑戰。

 

只要普丁和他的核心圈子相信他們可以碾碎烏克蘭及其西方支持者的意志,他們就會繼續戰下去。但當他們漸漸意識到這點不會出現,而且俄羅斯正走在快速衰落的道路上,情況就會發生變化。雖然今年可能不會發生,但2025年並非不可能。屆時,或許我們可以想像會有某種臨時性的解決方案與安排,儘管沒有為任何一方帶來「勝利」,卻能讓戰爭劃下句點。

 

不過達成持久的和平狀態更具挑戰性。我認為除非滿足兩個條件,否則不可能實現。首先,普丁必須失去權力。他以鐵腕牢牢掌控克里姆林宮和俄羅斯社會,而他對帝國主義的執念過重,讓他無法接受真正的和平。其次,烏克蘭的未來若要得到穩固的保障,必須透過加入歐盟和西方可靠的安全安排。

 

只有這樣,和平才可能實現。這樣的結果不僅是烏克蘭的勝利,也是俄羅斯的勝利。擺脫自我毀滅的帝國計畫,俄羅斯才終於可以開始努力成為一個正常、繁榮的21世紀民族國家。

 

(翻譯:張瑩,責任編輯:國際中心  )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Where Is the War in Ukraine Heading?》,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永慶房屋示警:房市交易平均每4件就有1件短期交易 買賣屋「貨比三家」有保障

 

「先誠實再成交」是真的! 永慶房屋推出獨家「誠實安心認證」保障消費者權益

 

房仲服務首重誠實與安心!永慶房屋真房價保證與三不政策 提供最完整保障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