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斯托斯基
• 波蘭前副總理
達斯
• 英國市場策略家
乍看之下,5月歐洲議會選舉的結果以及隨後的歐盟新領導團隊提名都在預示著歐盟的延續而非中斷。
民族主義政黨未能在選舉中獲得任何重大進展,而後各大西歐維護現狀派勢力親手挑選了多位聯邦主義者就任歐盟最高職位。尤其是選擇范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擔任歐盟委員會的下一任主席。
這也使她成為半世紀以來首位擔任此職位的德國人,似乎證實德國將繼續在歐洲佔據主導地位。
然而平靜的水面下往往暗潮洶湧。
歷史表明霸權國家奪取正式領導權時,經常也是其勢力逐漸流失(而非增強)之際,如今有幾項因素都威脅到了德國作為歐盟領袖的地位,法國將成為主要受益者。
到目前為止,德國的主導地位依賴於兩大主要支柱:看似永久性的美國國防保障,以及領先全球的製造企業和大規模淨債權人地位。但隨著這些基石開始崩潰,「德國巔峰(peak Germany)」時代可能正在消逝。
其中一個原因是,全球超低利率的普遍存在,尤其是歐元區。
這體現在義大利甚至希臘十年期國債最近收益率都低於美國同期的水準,這種不斷縮減的風險溢價意味著,另一場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的風險正在消退。但這反過來也削弱了德國借助財政支持,來換取財政緊縮和結構改革從而對歐元區施加的「半軟性(semi-soft)」影響。
此外,歐盟內部政治權力的平衡再次發生了變化。
最重要的是,英國脫歐儘管尚未發生,但卻正幫助法國重新找回在1990年前所扮演的角色,成為整個(歐盟)集團中舉足輕重的投票者。
當時,西德,義大利和西班牙普遍贊成更深入的歐盟一體化;英國對此表示反對;法國則手握決定性的一票,這解釋了法德「火車頭(locomotive)」的運作方式:由於歐盟的主要動議都取決於兩國之間的協議,法國可以選擇最符合自身國家利益的歐洲一體化道路。
但這一狀況隨後被德國統一和歐元區危機所改變。
英國的歐洲懷疑論調越來越高,拒絕了它認為對歐元至關重要、但政治上無法接受的的政治和財政聯盟。同時,法國正在尋求一個聯邦主義的「政治經濟學(gouvernement économique)」。
結果,德國反倒成為舉足輕重的投票者,並經常反對歐盟的更深層次整合,這表面上是為了避免歐元區與非歐元區成員國(包括英國)之間的分裂,但事實上,德國的主要關注點往往是:保護自身和其他北歐債權國的經濟利益。
如今英國脫歐又將恢復1990年前以法國為中心的舊秩序。
此外,貿易摩擦、向綠色能源的轉化,所謂「第四次工業革命(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以及不斷上升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都可能破壞德國以出口為導向的成長模式。
事實上,由於製造業出口和投資雙雙走弱,德國經濟可能在2019年面臨衰退。
除了現有的柴油排放問題外,德國工業還面臨著多項挑戰,包括電動和自動駕駛汽車的增長、經濟型汽車的應用、資料密集型活動、3D列印,都將極大地破壞曾以工匠精神和精密工程為優勢的經濟。
而德國在硬實力方面的問題則更為嚴重。
如今鑒於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的連續對外干預行動,以及對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對歐洲(及德國)集體安全承諾日益增加的疑慮,具強大軍事能力的歐盟成員國獲得了「權力溢價(power premium)」。
法國尤其如此,因為它擁有高效的核力量及優越戰略位置,波蘭、德國將法國隔在俄羅斯之外。
在歐盟範圍內,這些因素中的每一個都代表著重要的轉變;如果把它們結合起來可能是變革性的。法國現在將成為歐盟一體化絞合的支點,無論是未來的任何地緣政治或經濟復興。
目前,法國政府正在尋找方法平衡國內事務、歐元區一體化、氣候政策(包括應對「黃背心(gilets jaunes)」的反彈)、及抑制美國科技巨頭的勢力。
此外,法國屬於「半核心(semi-core)」,不同於政治定位在實施更多財政調整,改革和償付的「核心(Core)」債權國(尤其是德國和荷蘭),和所謂的沿岸地區債務國(葡萄牙,義大利,想要財政轉移的希臘和西班牙)。
這意味著,法國對於歐元區改革議程中的銀行業,資本市場和其他「工會(unions)」都至關重要。
最後法國擁有悠久的國家主義歷史,也沒有與世界其他地區產生巨額貿易順差,因而在市場力量從屬於政府權力的情況下,能夠在這個充斥著貿易戰和投資壁壘的世界中,比德國更從容地捍衛自身和歐盟的利益。
有句俗話,對歐洲最好的局面莫過於:俄羅斯出局、德國弱勢、美國參與(the Russians out, the Germans down, and the Americans in)。
但目前的新歐洲秩序卻讓俄羅斯崛起、德國人走下坡,美國退出、英國掙扎著是否脫歐,若再加上法國的崛起,隨著世界的變化,後者的發展應該是歐元區、歐洲乃至整個世界穩定和凝聚力的好消息。
(原標題為《The End of “Peak Germany” and the Return of France》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