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教條視角:普京主義鞏固統治地位 距離法治、俄國人民太遙遠

歐列什京(Dmitry Oreshkin)    2019年11月10日 12:00:00

 

歐列什京

 

● 俄羅斯獨立評論家

 

 

「普京主義(Putinism)」始終是西方的熱門話題之一,這個詞用來描述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的政策和行為,一般總是包含著恐怖和失望的含義。

 

但是,在俄羅斯執政菁英中,普京主義被視為複雜而有吸引力的意識形態,並且可以流芳後世。

 

以普京命名的意識形態與其說是他自己頭腦的產物,不如說出自他的緊密助手蘇爾科夫(Vladislav Surkov)。作為克里姆林宮首席思想家,蘇爾科夫可以說是當代卡迦諾維奇(Lazar Kaganotich)。

 

卡迦諾維奇曾是史達林(Joseph Stalin)最緊密的助手之一,也是用更進步的史達林主義(Stalinism)取代列寧主義(Leninism)作為蘇聯意識形態基礎的主要推手。

 

蘇爾科夫最近將普京主義描述為「有用的日常意識形態,包括所有社會創新和積極的矛盾。」在他看來,俄羅斯人不需要西式民主,因為普京已經創造了一套比俄羅斯人民自己還要瞭解自己的制度,這包括他們的需求、願望和目標。

 

類似地,受到克里姆林宮認可的法西斯主義哲學家杜金(Aleksandr Dugin)出於其意識形態基礎,也同意普京主義的作用。

 

作為蘇聯復仇主義(the Soviet revanchism,2014年俄羅斯非法吞併克里米亞半島的基礎)的主要鼓吹者,杜金常說,意識形態是俄羅斯國家生存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為俄羅斯的垂直權力結構缺少刺激,缺少可與西方媲美的經濟靈活性。

 

因此,杜金認為,俄羅斯國家生存的關鍵是要推動某種更高的目標。

 

目標本身基本不重要:可以是建立俄羅斯東正教君主制,恢復共產主義,或(在大戰略層面上)反對杜金眼中的大西洋海基帝國主義和陸基新歐亞主義的結合,重要的是體制有一個意識形態核心。

 

對杜金和蘇爾科夫來說,結論就是俄羅斯和蘇聯一樣,應該是一種「意識形態統治(ideocracy)」,由神聖化的一小撮人統治,推動國家實現只有他們才完全瞭解的目標。

 

毫不奇怪,這一概念被「西羅維琪(siloviki)」所接受,即炙手可熱的前任和現任國家安全官員,他們自認為屬於某種兄弟會,亦即史達林所謂「劍士秩序」,足與「利沃尼亞劍士團(Livonian Brothers of the Sword)」相媲美。  

 

普京主義不但保證並延續了「西羅維琪」的主宰地位,更消除了問責。

 

恨不得只有執政階級能夠理解俄羅斯的更高目標,只有執政階級成員能夠評估他們的表現,他們決定著同志們何時該去職、被取代,包括勞動力在內的國家的資源應該如何使用,該用來刺激經濟增長、提高生活水準、亦或鞏固意識形態統治。

 

在普京主義下,人民應該把(舉例)真實收入的下降視為必要乃至英雄式的犧牲,如果他們的領導人充公了他們的退休金或者在選舉中舞弊,那麼他們應該認為這有利於更高的目標。

 

根據這一邏輯,要求政府尊重他們的人權便等於暴動。

 

普京主義的俄羅斯遠非世界上僅有的意識形態統治。社會主義古巴和「玻利瓦爾主義(Bolivarian)」的委內瑞拉也是,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亦然。北韓的國家意識形態(主題思想,即朝鮮必須完全自力更生並忠於神化領袖)也是金氏家族獨裁延續的合法性的基礎。

 

歷史充斥著意識形態統治,納粹德國,當然還包括蘇聯,都是最近的顯例。

 

正是因為這一歷史,俄羅斯憲法禁止國家意識形態,俄國憲法明確寫道,政府為了服務於社會的需要,而不是推動某種教條而存在。

 

換句話說,俄羅斯的普京主義意識形態統治絕對是非法的。但這完全無法阻止宣導者,一如布達佩斯備忘錄(Budapest memorandum)無法阻止俄羅斯入侵東烏克蘭和吞併克里米亞。

 

到目為止,蘇爾科夫只提出了較為模糊的普京主義意識形態內容,他說將透過後續討論越辯越明。

 

但基本輪廓不難猜測。

 

它們包括反對西方、結合孤立主義(isolationism)和軍事擴張主義、人民犧牲物質生活、迫害異見份子等。儘管憲法規定政府必須保持世俗性質,但宗教也可能將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

 

蘇爾科夫是一位聰明的宣傳者,他提出的普京主義較年紀更大也更倨傲的哲學家杜金更加現代,稱之為「全球政治生活信徒(a global political life hack)」。

 

不管其含義是什麼,有一點是明確的:法治和俄羅斯人民的希望不可能與之匹配。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Russia’s New Ideocracy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