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疫情視角:挽救經濟 政府可以讓有抗體者投入高風險工作

巴蘇(Kaushik Basu)    2020年09月28日 07:00:00

巴蘇

● 康乃爾大學經濟學教授

● 世界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

 

學術領域間的區別,其實是人類為了方便在各種限制下進行分析而創造出的分野。但如經濟學家赫續曼(Albert Hirschman)所主張的,有時我們有責任破壞這種限制。對抗COVID-19疫情的這場戰役就是這種時刻。

 

疫情肆虐早已為全球經濟籠上了一層陰影。截至目前為止,2020年第二季(四月-六月)表現最差的兩個經濟體-秘魯與印度-的GDP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萎縮了30.2%與23.9%。肺炎疫情確實是這些新低紀錄的元兇,但我們的處理方式也帶來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例如在祕魯,他們的累積死亡率(CMR)-每百萬人中死於COVID-19病毒的人數-竟高達939。其一落千丈的GDP顯然與此有關。

 

其他一些CMR很高的歐洲國家,如西班牙(647)、英國(613)等,也反應出了嚴重的經濟衰退。不過印度的CMR只有60,雖然仍高於多數其他亞洲和非洲國家,還是難以解釋其第二季經濟萎縮(幾乎是全球最大幅度萎縮)的背後原因──尤其印度的經濟成長速度直到5年前仍名列全球第三或第四名。

 

我們該如何理解以上的分歧呢?要解釋這些議題,需要更進一步瞭解醫學與人類行為間的關係。

 

想想看,在傳統理解中COVIC-19病毒在封閉環境比在開放式環境更容易傳播。也就是說你在公園跟其他人靠得很近比在餐廳與別人靠得很近更安全。

 

我們假設這個看法是對的,也就是COVID-19病毒傳遞力非常強,挾帶SARS-CoV-2病毒的霧氣在戶外公園較能輕易被風吹散而不進入鼻孔。但事實並不一定如此,有可能因為挾帶病毒的霧氣較沉重,在靜止的空氣中容易快速掉落,室內反而比有風、使霧氣瀰漫較久的戶外更安全。

 

支持密閉空間比較危險的理論或許最終會是對的-不過這個結果可能不是源自對新型冠狀病毒以及大氣動力學的科學分析,而是由人類行為模式所導致的。

 

假設病毒由鄰近的人傳染給彼此的實際機率在餐廳跟公園都是50%,並且有一半的人口已經感染。也就是當你在公園或餐廳隨機靠近一個人,被感染COVID-19的機率將是25%。

 

這時如果一個具公信力的政府機關宣布在餐廳感染COVID-19的機率較高,並且大家都相信這個說法,它很可能就成了一個自證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餐廳對風險趨避的人(假定為那些不去高感染風險區的人)將失去吸引力,只剩下更願意承受風險的顧客。

 

對此我們可以合理猜測餐廳的顧客將更容易被感染,因為他們本來就冒了比較大的風險。此時我們再假設高風險容忍度族群中有75%已被感染,而風險趨避族群中則只有25%的感染者,感染者傳遞病毒的機率仍舊是50%。在這樣的情況下,若人們相信餐廳比較危險(只有風險容忍度高的人會去),在餐廳被感染病毒的機率將會是37.5%,在公園感染病毒的機率則將低於25%。

 

這些偏頗的機率最終會呈現在流行病學的數據當中,使得大多數人相信這種規律是源自病毒的特性,而非純粹是人類行為模式導致的結果。不過從人類行為是根本原因的論點出發,若政府機關宣稱餐廳比公園更安全,公園便會成為風險較高的地方。就算在流行病學與空氣動力學的科學分析中公園實際上比較安全,但純粹因為人們相信公園是比餐廳更危險的地方,你在公園還是得承受比在餐廳更高的風險。

 

理解以上病毒感染模式與人類行為的實際關聯將使政府得以提出不會壓垮經濟又可以控制疫情的干預政策。印度的錯誤在於他們實施了「封城」,這個政策實際上導致了相反的效果,使數以萬計的移工在一夜之間失去了城市的工作與薪水,被迫徒步四散於全國各處。

 

當我們找到了醫學與經濟學間的關聯,不少令人驚豔的政策構想便紛紛浮現。喬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生物科學教授喬舒亞.委茲(Joshua Weitz)近期在斯德哥爾摩經濟學院(Stockholm School of Economics)的一場線上研討會即提出了相關看法。

 

印度或祕魯等國應該在試圖控制疫情的同時,至少訂定一些能使經濟正常運作的行為準則。以下是一個可能可行的想法。拜越趨廣泛的篩檢機制所賜,政府已經可以大致掌握究竟誰有COVID-19病毒或SARS-CoV-2病毒的抗體,我們可以提供這些人高報酬來從事暴露於COVID-19病毒中的高風險工作──包括醫院工作與產業界中需要與人面對面接觸的工作等。透過這些人做為與高風險感染者間的橋梁,便可以在破壞病毒傳遞鍊的同時確保產業供應鏈能持續運作。

 

一般情況下,市場機制便可以直接達到這樣的效果──當市場對擁有抗體勞工的需求增加,他們的薪資也會相應上漲。但市場在疫情期間受到太多外部干擾而無法正常運作,因此政府應提出合理、規劃仔細的的干預政策,以讓社會得以在控制疫情與防止經濟停滯間達到雙贏。

 

(翻譯:陳恩潔,責任編輯:張育軒)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The Rise of Covidnomics》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