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扎里尼(Philippe Lazzarini)
●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作處處長
近75年來,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作處(UNRWA)持續為敘利亞、黎巴嫩、約旦、加薩以及東耶路撒冷在內的約旦河西岸難民提供教育,除了協助難民持續學習,UNRWA也是避風港,讓難民得以遠離現實生活每天都會上演的衝突、暴力及不斷加劇的經濟危機。但現在我們卻因一個說來簡單卻很殘酷的理由:缺錢,越來越沒辦法滿足難民兒童需求。
UNRWA是聯合國唯一完整辦學的機構,提供學生發揮潛能的機會,1950年至今,超過200萬難民畢業於這些學校,1960年代更是率先在中東地區落實性別平等的學校之一。我們持續在當地教育體系扮演重要角色:目前約有55萬巴勒斯坦兒童在UNRWA開辦的700多所學校上課。
難民常被視為負擔,但UNRWA畢業生持續為社區和經濟做出寶貴貢獻,成為教師、醫生、工程師與科學家,一位校友甚至操縱無人機飛過火星地表。另外,我們的職訓中心每年替8000名年輕人培養職場上搶手的技能。
簡言之,UNRWA提供優質廣泛的教育,讓難民能過有尊嚴及生產力的生活,而且還是在最艱困的情況下這麼做。在敘利亞,即便是內戰最動蕩的時期,UNRWA的學校也沒有停課,輔導人員提供學童社會心理支持。
UNRWA的學校也是避難所,在約旦河西岸及黎巴嫩,它們是忍受惡劣生活條件兒童的避風港。誠如約旦河西岸阿洛布(Al-Arroub)難民營10歲女孩賈娜所說:「學校就像第二個家,是我們唯一能玩樂、學習和交朋友的地方。」在加薩,學校在衝突期間改造成避難場所。
UNRWA的學校力求培養尊重人權、和平解決衝突、寬容及批判性思維,例如2001年,UNRWA成立了學校議會,從協助解決學生間衝突到參與社區活動,以及代表學生與校方進行討論等,我們的2.8萬名學生議員(包括賈娜)促進同儕利益與教育,汲取身為負責任公民的第一手經驗。UNRWA數十所學校每年都與不同洲的學校合作,共同因應環保等全球挑戰。
UNRWA也致力跟上全球數位化及連結性的趨勢,讓課程與時俱進。去年推出的「教育資訊溝通技術策略」(ICT4E)宗旨是縮小技術落差,透過向學生提供平板電腦、提高上網率及推出ICT/電腦課程,為畢業生提供地方、區域及全球就業市場上所需的技能。
UNRWA的價值無庸置疑,長期資金不足卻限制了我們的能力。巴勒斯坦難民兒童在設施匱乏的學校上課已是家常便飯,教室人滿為患,分兩個梯次上課,缺乏娛樂空間或器材,甚至連食物、乾淨飲水、電力及網路等基本需求都付之闕如。許多人負擔不起通學費用,心理受創者大有人在,我們提供的社會心理支持卻往往不足。
難民兒童是世上最弱勢的族群之一,應獲得更好對待,UNRWA需要可靠且源源不絕的資金來支付2萬多名教職員薪資,投資於師資持續培訓。我們需要資金來填補COVID-19疫情造成的學習斷層,支持兒童的社會心理健康與福祉,並提供實驗室到遊樂場等適當資源及設施,更需要資金讓我們的學校適應數位時代,推動新計畫。
沒有比這更值得的投資了,贊助UNRWA教育計畫,就是為難民兒童、家庭、社區和動盪地區投資更美好的未來。
(翻譯:鄭可妮,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Preserving a Palestinian Refuge》,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